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平生多识趣,何故讨人嫌

二向箔2022-11-25 21:30:16文章·手记363

p.jpg

作者/老杨的猫头鹰


1


参加朋友的婚礼,邻座是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姑娘,洗没洗过心不知道,但一看就是革过面的。


几句简短的寒暄之后,这姑娘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从工作内容、婚恋情况问到星座、血型,再从个人收入问到家庭成员……要不是因为她递过来的名片上写着“某保险公司业务经理”,我真的会自恋地认为她对我一见钟情。


宴席开始之后,她的问题又来了。“你写什么类型的书籍?”“你平时喜欢什么运动?”“你有没有注意养生?”“你最近体检过吗?”聊着聊着,重点来了:“你要不要考虑再买一份保险?”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还特别热情地给我夹了一只大虾。我赶紧把筷子放下,然后礼貌地微笑着说:“我不太习惯陌生人给我夹菜,谢谢。”


其实浑身上下都起了鸡皮疙瘩,感觉就好像全世界的乌鸦都在我的头顶上列队飞过。


我努力表现得客客气气,只想表明我不想跟你有任何关系。


不幸的是,她并不这么觉得。


婚礼的第二天,这姑娘不知道怎么就加了我的微信。随之而来的是朋友圈里刷屏的保险广告,没完没了的险种链接推送,以及不计其数的“帮我投个票”和“帮我点个赞”。


更过分的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她用偷换概念的方式将保险名称植入我的文章里,并以“原创”的形式发布。我让她删除文章,她却说:“你那么能写,不差这一篇嘛!”


抱着“少生点气,多活两年”的原则,我把她删了。谁知过了两天,她重新申请加我。附带说明竟然是:“你是不是不小心把我删了啊?”


我对天发誓,我真的没有不小心。


遇到一个热情泛滥的家伙,无异于揽了一件苦差。


一来,你需要装出热情来回应他,这会让人非常难受;二来,这种热情消失的速度和出现的速度一样快,这种巨大的落差会让人觉得虚伪。


最赔本的地方是,这种热情既不会产生友谊,也不能交换见识,它更像是一种骚扰,一种侵犯。除了增加联系人名单的长度、影响心情、瓜分时间和注意力之外,毫无益处。


热情泛滥的人往往是这样的。今天遇到陌生人A,就跟A好得像是失散多年的亲人;明天遇到陌生人B,又跟B好得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他跟谁都好得一塌糊涂,可好像谁都没拿他当回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只是看起来热情满满,实际上对每一段关系都是别有居心。


行为一旦越了界,就马上底线全无;热情一旦过了头,就显得厚道不足。


换个角度来说,当你发现有人故意把天聊死,故意听不懂你的暗示时,极有可能是因为对方不想和你发展任何关系。他不是蠢,也不是聋,只是对你没兴趣,别想太多。


毕竟,这个世界最稳定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


 


2


自从在一个电视节目上拿到了演讲比赛的冠军,叶子小姐就成了大忙人。但凡是谁需要做PPT或者写演讲稿,首先就会想着找她帮忙。


有人是找她指导表情和姿态,有人是找她教教发音、控制节奏,还有人居然是找她“帮忙得个奖”。


附带的说辞还有,“你是高手,是前辈”“你写出来的演讲稿最好了”“你三两下就搞定了”……


叶子小姐要是反问一句,“我上次不是已经帮你做过一次?你照着做就可以了”或者“我上次不是已经教过你吗?你再看看之前的聊天记录就行”。得到的回复往往是:“不好意思啊,我真的不会。”


叶子小姐要是推托一下,“我最近比较忙”“暂时没时间”。对方就会一脸的可怜相,“拜托拜托了,我确实不会。”


一气之下,叶子小姐发了一个朋友圈,“我不知道什么是演讲,给钱也不知道,望周知。”


世界上最厉害的“技能”当属“我不会”,因为说完“我不会”,他的苦差马上就能变成你的苦差。


比如,他给你发了几张旅游照,希望你帮忙给处理一下,理由是“我记得你上次帮我弄过,非常漂亮,可我不会弄”,于是,你就得再帮他一次。


比如,老板让他做个GIF格式的动图,他说“我不会”,这事儿马上就会变成你的了。


你需要在焦头烂额的学习或工作之余,从宝贵的休息时间、游戏时间里抽出一部分来奉献给他。


而他呢,可以心安理得地刷着朋友圈和微博,可以心情愉悦地看着电影电视剧,可以热热闹闹忙着交际和娱乐。


“我不会”的意思是,“我也不准备会了,反正有人会,帮我一下就行了”。


最可怕的是,求你帮忙的时候,他可能会说“这事儿不着急,你方便的时候就行”“不用太完美,差不多就行了”,其实是在说,“你得帮我,而且要尽心尽力”。


一旦你真的给了他一个“差不多”的结果,问题就会接踵而来,比如,“这个地方能不能再帮我改一下”“那个地方能不能再优化一下”……


更有甚者,你帮了他七分,他会觉得你不仗义,觉得你应付他,非但不感激你,反而还会觉得你欠他三分。


求人帮忙,你的出发点至少是这样的:一、你们之间有不错的交情,注意,是对方也觉得不错;二、对方可以得到切实的好处,比如你愿意付钱;三、你在努力学习、日日精进,以免在同一个问题上再三地麻烦别人;四、你求助的频率很低,往往是发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否则的话,你看似是占了便宜、躲了麻烦、避了困难,实际却是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讨人嫌。


希望同事或者下属转发到朋友圈,作为主导者,你该想着如何让内容更有趣、有效,让转发的人觉得自豪而不是丢脸;你该用尊重、平视的沟通方式而不是指令,更不要用“团队文化”的名义变相地挟持。


职场确实需要互相帮助,但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的举手之劳。毕竟,谁赚的钱都辛苦,谁的时间都宝贵。大家的首要目的是通过脑力和体力来换取报酬,不是来交朋友的。


所以,与其纠结如何“化同事为朋友”,不如保持一个客气、礼貌的距离。趣味相投的,就与他多闲谈几句;话不投机的,微笑着打个招呼即可。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对方没有爽快地答应你的请求,其实就约等于“委婉地拒绝了你”。


比如他说,“我回去再想想”“我跟我家里人商量商量”……所以你就不要再没完没了地追问“你上次还没回复我呢”“你是不是忘了”……


你要记住:不是一个肯定的“yes”,就是一个肯定的“no”。


特别强调一下,别人对你好,是希望你也能对他好,而不是让你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别人不愿意麻烦你,其实也是不愿意被你麻烦,而不是让你以为他从来就没有难处。希望人人都有自知之明。


 


3


蒋涵跟她的老公大吵了一架,气得把新买的手机摔了个稀碎。她本意是找我声援她的,结果被我狠狠地怼了一下。


是这样的,正准备开饭的时候,蒋涵见老公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问他出了什么事。结果他支支吾吾好半天,才说了四个字:“心情不好。”


显然,蒋涵被这四个字绊了一个大跟头。她首先想到的是,“我这么费劲做了一桌子饭菜,你怎么可以不领情”。于是她开始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她老公懒得理她,起身就去洗澡了。


蒋涵越想越生气,就去偷看了她老公的手机,并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她老公被老板点名批评的事情。


于是,她不依不饶地追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你怎么会被老板点名批评?”“这会不会影响你晋升?”“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她老公突然就爆了,然后就对她吼起来了。


在向我讲述事情的前后经过时,蒋涵还特意跟我强调,“其实我挺理解他的,我理解他压力大,理解他工作辛苦,理解他人际关系复杂……”


我说:“这哪是理解?分明就是用‘理解’造了个句子而已。”


你只是举着“我关心你”的大旗,肆意侵犯了他的隐秘空间,忽视了他需要独处的要求,并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了你好”。


你要是真为他好,就拿出“他觉得好”的样子来,而不是自认为善解人意,实则不依不饶。你的这种“好”,没有人稀罕。


真要是为他好,就要站在他的角度去分析和考虑,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窥探欲,胡作非为之后还要给自己发一张“好人卡”。


比如,你愿意听他滔滔不绝,但也尊重他什么都不想说,并且理解他不说是有缘由的。


你们偶尔会意见相左,但你不会不依不饶地纠缠下去,而且懂得给对方台阶下。


你们关系亲昵,但不会窥探对方的隐私,并且给彼此留足了私人空间,而不是让想独处的那个人无路可退。


这样的“好”是建立在彼此独立、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不是碾压式的全盘接管,也不是捆绑式的同生共死。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为你好”,是自己不要隐私了,还要以此为资本,去要求别人也不能有隐私。


比如,他大方地向你展示全部的聊天记录,于是要求看你的聊天记录;他承诺可以为通讯录的每一个名字提供解释,于是要求你去解释通讯录上的某某某。


比如,他主动向你汇报行踪,于是要求你时时告知行动和去向;他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全部的秘密,于是要求你向他坦露全部的灵魂……


这不叫“为你好”,也不叫爱,更像是绑架,是越界打劫,是自讨没趣。


成熟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我们互相需要,得以保全关系;我们互不干涉,得以保全自己。


就像《蔷薇岛屿》里写的那样:“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事情。而应该是,我们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4


识趣是交往的安全阀。绝大多数关系的崩毁,罪魁祸首就是不识趣。


初次见面的时候,不要唐突地用过分亲昵的称呼、开自以为好笑的玩笑;不太熟的时候,不要贸然问别人的收入和家庭成员。


不要拿别人的兴趣、偶像、梦想开玩笑,笑完之后容易产生“恨意”;也不要拿自己的不幸来换取同情,靠同情得来的友谊容易滋生“瞧不起”。


去拜访朋友,未经允许不要随便进入除了客厅以外的房间;别人给你看手机里的照片,未经同意不要随便左右滑动;用别人电脑的时候,未经授意不要乱点文件夹。


朋友跟别人聊微信的时候,你就不要凑过去看了;用别人的东西要先问一下,不要真的“随便”;需要别人帮忙,先要想着怎么还这份人情,而不是觉得理所当然。


做你的朋友,偶尔能为你免费,但如果“当你的朋友”就意味着“必须免费”,那你注定会少很多人气。


好听的话,偶尔能当钱花,可如果你想用好听的话来为自己省钱,那你必然会少很多财气。


识趣的人既不会为难自己,也不会为难别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知道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分量;并以此来决定自己说什么、做什么。


识趣的人该明白,“别人会”不等于“有义务帮我”,“别人有钱”不等于“我可以不还或者晚点儿还钱”,“别人不讨厌我”不等于“喜欢我”,“别人不开心”不等于“非得跟我说”,“别人没有拒绝”不等于“答应”……


世界再怎么互联,也需要“朋友圈可见”,需要“申请访问”;生活再怎么开放,也需要“生人勿近”,需要“少来烦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92.html

分享给朋友:

“平生多识趣,何故讨人嫌” 的相关文章

瞧不起别人并没有让你变得了不起

作者/老杨的猫头鹰·1·大概是因为工作日的缘故,咖啡馆里当时没有什么客人。服务生端来两杯摩卡之后就自觉地“藏”了起来,估计他已经确认了,我们这边只是在聊天,不是打架。坐在我对面喷着脏话的人叫张弛,他把文件用力地往地上摔,暴躁得像一只狗被踩到了尾巴。他忿忿不平地说:“我,一个寒窗苦读了二十多年的研究生...

远方姑娘

远方姑娘

作者/贾周章我是以后的你们,你们是不同时期的我。一、雨夜归来许久未说话的我,突然问了自己一句,我走到了哪里?周围的景色变得陌生,四野没有了方向的概念,这分明是一个混沌的梦。又走了一会儿,天空落下了长长的雨丝,它们由天空垂落至地面,却打不湿我的衣裳。我想找一棵避雨的野树,此刻变得大胆起来,继续在野外的...

许你来临

文/何方迪1947年,西南一隅,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一场国民政府组织的选拔优秀青年派驻西康省的考试,正在进行中。一个从外表看起来明显比周围人小很多的少年,握着毛笔,作答着人生第一份试卷。这也是他第一次冒名顶替他人参加考试。在本不属于他的那份考卷,此刻印上了他的名字“何城”。 离三台县100...

有钱

作者/小饭关于那张皱巴巴的彩票能换来一屋子的钱,我真的没想到。事实上那些记者在我家对面的宾馆里已经住了很长时间了,他们自从知道有人中了一亿的大奖就开始在我们镇的每一个兑奖点埋伏,而我就住在周先生的兑奖点边上。不用想我也知道当我拿着那张彩票出现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惊险场面,但没办法,不冒这个险我也拿...

我们到底要说些什么

我们到底要说些什么

作者/石梓元前言:这是一个关于说话的故事,或者说,一个说不出来的故事。我讲了一个女儿终于回家,被亲人领着,与故去的爸爸说点什么。这乍听上去,有些神神叨叨。实然,他们是借助灵媒才说上话的,否则生者和死者当然没法相逢。我也不是有意装神弄鬼。灵媒,作为一种生命技术,本身就颇为麻烦。而我再向大家铺垫、描述、...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