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在亲密关系中自我觉醒

二向箔2022-11-08 11:09:08文章·手记560

作者/

在亲密关系里,总会有各种矛盾和问题出现,一旦无法解决,就容易产生误解、愤怒和伤害,成为爱的最大障碍。

一位结婚五年的中年女性,充满激情,有着睿智的商业头脑。她掌管着家里的事业大权,丈夫只是她出席一些重要活动时的陪衬。她最大的资本是财富,但伴侣间缺乏交流,精神匮乏让她心生厌倦。他们从一见钟情到逐渐疏离,不过五年时间。但她又不甘放弃当下的安稳,毕竟对方还算是一个体贴、懂得给予家人温暖的人。

另一位已进入不惑之年的男性,儿女双全,太太是海归,夫妻回国一起创业,成立了儿童美术绘画馆。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他们将一个小店扩张成五家连锁店。在事业腾飞的同时,感情的危机也随之而来。两个人从最初的患难与共,很快就发展成了抱怨、摩擦、对抗,将工作上的质疑、争吵、伤害,逐渐带到生活中。各自性格里的缺陷和矛盾,也在摩擦中被逐渐放大。

要知道,亲密关系里的怀疑与冲突,就是关系出现裂痕、走向破裂的开始。

还有一对年轻夫妇。她是独生女,在香港长大,后来随父母移居北京。他在东北最偏远的山村长大,是家里的长子。他勤奋刻苦,聪明能干,获得了高学位。他为人善良,对父母孝顺,只是从来不知道如何去宽容和关心自己的伴侣。

他一度以为对方嫌弃他的贫穷。她说:“人真正的贫穷是内心。他总会说最近发生了很多烦心事,却从来不关心我的生活有怎样的不安与动荡。父亲因一次高血压中风,长期半身不遂。我也需要被安慰。”她心力交瘁,几度尝试离婚,而他只是逃避,不愿意沟通。

以上三个案例,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爱情磨损后,怀疑一切坚持是否值得。结婚之后,当责任、工作、生活等开始介入,在现实面前,双方开始变得无力。有时,一个小的错误或缺点,都会成为对方攻击的对象。也就是说,彼此已经心生厌倦,甚至觉得对方糟糕透顶。伴侣身上的优点全部被磨灭,缺点被无限放大,对对方的感激和欣赏也越来越少。

当需求与现实落差巨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亲密关系里的矛盾,极其容易演变成争吵,甚至会完全丧失理智。当初的爱慕、感动、优雅、海誓山盟,全然抛之于九霄云外,所以才会有歇斯底里的大吼大叫,甚至暴力相加。最纯真珍贵的爱,在这里消失无踪。更致命的是,双方还不愿意沟通,造成了进一步的摩擦与疏离。

沟通最大的好处在于,通过沟通你会发现,对方跟你一样背负了同样的痛苦与不安。这时,你尝试以同理心善待对方,就不会再有怨恨。你甚至会发现,两颗灵魂背后的同病相怜,从而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关系。那一刻,爱里的敬重与温暖被放大,矛盾和伤害被缩小,直至消失。

很多时候,在亲密关系中,发生冲突、矛盾与分歧时,我们很容易从对方身上找原因,或者像个“盲人”一样,看不到矛盾的本质和根源,只是将责任全部推给对方。

当爱无法带来满足和归宿感的时候,伴侣就成了彼此讨伐、怨怼的对象。这样的情感,很难说是真正的爱。毕竟,纯粹的爱是与境遇、失衡、索取无关的。真正的爱,是给予对方足够的自由与平衡,帮助自己认清、提升自我,在亲密中找到自己。

当爱迷失时,我们往往会说:“他变了,变得不可理喻。以前的他对我多好。当初我怎么就没有擦亮眼睛呢?”总之,是对方变了,不由后悔当初的选择,内心开始躁动不安,想着是不是应该再去寻觅新的伴侣。

这时,一切都是幻觉。在一份感情中,由美丽的初识,到炽热的热恋,再到彼此熟悉、窥探到了真相,才逐渐发现一个悲哀的事实:对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然而,智者会发现,变化的不是对方,亦不是自己,而是生活带来的困顿与焦虑,它成为了阻碍你继续探索幸福的牵绊。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情感,中途被折损及伤害,多是向外求,而非想着向内求,寻找问题的源头。要知道,一个人的快乐、幸福、安全感……诸如此类通往美好的源泉,都需要从自己身上探索,而非从他人身上获取。

向外看的人,梦着;向内看的人,醒着。这句话和心理治疗师克里斯多福·孟所说的“幻觉是灵魂给我的礼物,让我能从‘向外探寻快乐’的错误思想中跳脱出来”有几分相似之处。

他还说:“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倘若在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对伴侣的改造计划又全都不起作用的时候,幻灭就来了。这时,我们就会做出一些‘偏差行为’。这里的‘偏差行为’就是想控制对方,甚至使出一些小伎俩来诱导对方,使自我得到满足;或者将自我包裹起来,置入痛苦的绝境,不停向外寻求安慰和倾诉。”

倘若我们把亲密关系设为一面镜子。你对镜中的自己说话,问他能不能改变态度。然后,再想着如何去适应对方。此刻,你若用心觉察,会发现伴侣对你产生的敌意和情绪,就来源于你自身的缺点和矛盾。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亲密关系不是你挖掘爱与幸福的来源,也没有满足你的期待、让你开心的责任。当你甘愿去探寻与觉醒,积极改正自我,而非对抗,就是你获得成长的机缘。

回到开头的案例。所有亲密关系的矛盾,大抵是不知道如何以“爱”的方式去解决。

“问题不能被解决,但人可以成长,从而跳脱问题。”这是心理学家荣格对解决问题的看法。这里的跳脱,应该是从自我固化的思维框架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不那么健忘、善于从矛盾中吸取智慧和教训的人,承担起本身该担负的责任。

直接点说,人若想获得成长,必须先跳出问题的框架,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而非一味从外界去寻找答案。人想获得觉醒,首先要自省。

反之,始终站在“小我”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会使你的思维僵化、停滞,变得喜欢推卸责任,把自己困在受害者的角色中,终究难以得到解脱。一段亲密关系,如同精美的瓷器,一旦失去了珍惜和呵护,就会慢慢开裂,最终损毁。

生命是一次爱的觉醒和传承,亲密关系是通往内在纯真与纯爱的道路。它是用来帮助你认识自己,进而愈疗你的创伤,最终找到真正的自己。它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58.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心猿

下一篇:不存在的人

“在亲密关系中自我觉醒” 的相关文章

出走,归来

出走,归来

作者/陈麒凌如果一个人年纪大了变得自私,可能是因为自己拥有的不足以和人分享,爱是这样,空间也是。01十一岁那年自东北还乡,四千多公里,冬夜,雪国列车一路向南。我们从二井子站上车,那是距离中俄边境二百多公里的一个小站台,蒸汽铁轨,混雪的煤渣,站台上卖热包子的小推车。我妈领着两个小女孩摇摇晃晃挤上火车,...

海象日记 | 桂枝、桃枝、柳枝

作者/乌冬作家乌冬的孕期专栏《海象日记》从她怀孕的第22周开始在ONE独家发表。9月21日,在乌冬怀孕的第39周,她的女儿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这是我女儿出生的第43天,欢迎来到我的日记。妈妈死了。妈妈被装在一只黑色的袋子里,穿过等待急救的人群,送到太平间去。妈妈在那里,被做成一只蝴蝶的标本。妈妈死了,...

许你来临

文/何方迪1947年,西南一隅,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一场国民政府组织的选拔优秀青年派驻西康省的考试,正在进行中。一个从外表看起来明显比周围人小很多的少年,握着毛笔,作答着人生第一份试卷。这也是他第一次冒名顶替他人参加考试。在本不属于他的那份考卷,此刻印上了他的名字“何城”。 离三台县100...

发现幸运岛

发现幸运岛

作者/刘浪当你站在北极,你的四周都是南方。我再次见到李经纬是在五年后。其时天色已晚,街道亮如一串项链。我独自一人,冒着十一月的寒风,走街串巷,在一个拐进去几乎拐不出来的胡同里,找到那家名叫“湘忘江湖”的饭店。李经纬还是老样子,留着板寸,戴着黑框眼镜,浑身散发出一股浊重的油墨味。他的衣服虽然换了,但袖...

病人阿福

作者/蒋嘉骅今年国庆的时候,我只身前往西安,看望久违的朋友、老同桌阿福。实际上这趟旅程早在99年就初步定下,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搁浅。99年,传说中的世界末日。今年,又一个世界将要毁灭的年份,借着这个由头,我说服自己踏上前往西安的路。国庆的时候人很多。在萧山机场的候机厅里,我无意间听到一对大学生模样...

请您听我说

作者/独眼老张跟老金说自己要去参加“那个座谈会”,老金反问说:“什么座谈会?”老张说:“就是市物价局那个。”她心里知道不是物价局,但物价局听上去更气派更重要。“别去,去那儿干什么。瞎耽误工夫。”“去听听别人怎么说,也给提提意见。这西红柿都两块五了,领导一来,菜市场卖菜的都改口成八毛一斤了,等着他们了...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