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在行走的路上,爱你们,但还是要告别

二向箔2023-03-02 09:54:25文章·手记230


作者/刀劈三观荔枝

我在很早以前就发现豆瓣有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其名字乍听之下很可怖,在以孝为先的传统理念中,这个小组的标题和口号是有多么地让人费解。在接触心理学以前,我并不能理解这个小组的成员那些几近歇斯底里的情绪,难道父母真的是我们最仇恨的人吗?我很肤浅地理解为,这些不过是发发牢骚的小朋友,尚处于叛逆期罢了。

我自己走过的路也是坎坷不断,说起对父母的憎恨,过犹不及。我曾经希望我不是他们生的女儿,他们再也不要来管我了,就让我自生自灭吧。在经济还无法独立以前,我的整个人生都是灰暗的。直到读书给了我脱离他们管制的机会,当时我心狠地决定,离开家庭,一个人住校。毕业之后,我再也没有搬回去过,我不愿意回那个家,不愿意看到他们,不想在听到他们的抱怨和没完没了的唠叨。

我去过很多城市,甚至在外地闯荡生活。这不像个上海人。但我却感到无比的自由,也许有时候感到孤独,我想自由总是需要代价的。从经济独立到心智上脱离原生家庭的心理影响,当我再去看待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帖子时,并没有马上意识到他们的处境和当年的我其实是一样的。直到我接触了心理学,才发现,许多人的人格养成和他的原生家庭不无关系。就好像每个人都是从某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只有通过很努力的自我改变,才会摆脱那个阴影,否则他很可能一辈子都是那个模子造就的形状。

熟悉心理学的对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原生家庭指的就是父亲与母亲组合成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基础。原生家庭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处关系里头,其实有很多的因果奥秘。只要我问问周围的人,你为什么讨厌你父母?他们就有源源不断的话涌出来。令我感到诧异的是,居然能有这么多人对父母有意见。这要是在过去宗族制度的儒家社会,简直是大逆不道。社会总是朝着开明的方向进展,我们这一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抱怨父母的过错,对待子女的方式和教养问题。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你几乎难以想象中国的父母对待子女是如此的简单粗暴,甚至虐心。父母强烈的控制欲、强加三观、冷暴力、不停的指责和压制、拒绝沟通、溺爱等等,都浮出了水面。我的一位友邻说:我妈妈总是对我不满意,在她眼里,我这个儿子永远比别人的孩子差。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控制。我感觉自己是在压抑的空间里求生存。这是非常典型的感受,其他人纷纷表示同感,点头称是。我知道很多家长,在孩子成年以后依然没有放松警械,一直在控制着子女选择权,甚至代替他们做决定。这是中国多数家庭里都可能遇见到的。

有些父母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不能以成熟的心智对待问题,他们往往会把心中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不满,投射在小孩身上,要修正你,要改造你,要操控你,不断地产生那种批判和否定。并且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开明,不接受其他人的意见,总以为自己的东西是对的,固执武断,还想要树立起威权,压制孩子。

有很多父母对孩子说:你懂什么?我18岁就去工厂上班了,8岁就开始帮家里做饭。这个事情上,你得听我的,我是为你好。言下之意,你没有任何经验,你在实践之前只有信念,但信念是打不败经验的。出于对子女的过分保护,他们不愿意放开手让子女自己去实践。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开始了,子女永远无法学会独立,而父母每天都在指责你为什么不成熟一点?一方面各种不让你成熟的压制,一方面责怪你不成熟,这就是成熟悖论。天下,哪有通过说教说成的成熟啊?

父母一步步的搀扶,是否意味着孩子就能独立?答案是否定的。你剥夺了他的选择权,长此以往,他将不会选择。人生要是丧失了选择的能力,就如同不会行动的植物人。所以有的人一出社会,就不会自我抉择,更谈不上对自己行为的结果有责任意识。不负责任的人,就是这样被惯出来的,把自己的责任全部推诿给这个社会制度,从不反思自己。

最要命的是,一次次的否定,一次次的加强孩子内心的自我否定。有一位友邻沮丧地说:我被否定过太多次了,不然也不会产生宗教倾向。因为没有活人肯定我。但你是上帝的孩子,上帝会原谅你,只要你真心忏悔,上帝会爱你,只要你需要被爱,只要你去召唤,他永远都在。

父母的眼神里面总是带有一种想要矫正你的批判性,几乎变成许多父母的精神的基调。这就造成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就会有一种很深很深的没有被爱,没有被足够的肯定关怀和包容的匮乏感。自我否定倾向、低价值感,或者是在自我成长实践上面的一种能力不足,必须花非常长的时间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

和友邻讨论了很久,发现其实是我们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去爱。历来中国是一种儒家的不平等家庭体系,父母永远是两座大山压在子女的头上,透不过气。一个专制帝国几千年下来的国家,家庭结构也是非常专制的。高高在上的家长并不会把沟通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情看待,他们往往更善于发号施令,子女必须服从。不平等才会造成沟通障碍,沟通是需要平等的。可是,在通常的中国家庭里,沟通无效。我们既不知道要沟通,也不知道如何沟通。

你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的人情绪的流露特别的自在,有的就很规矩,压抑一点,被动一点,要别人带动他的情绪互动。有些人是完全没有办法进行情绪互动的。被压抑太久了,就会这样。除了办事情、解决工作上的难题、达成工作上的任务之外,其他的时候他就不知道怎么跟人进行情绪的交流。这和家庭的教养有很大的关系。

一位友邻说:你想尝试敞开心扉去沟通一次,这对于已经被教育成不知道怎么表达感情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勇气才能做出来的事情了。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把所有的感情都倒出来直说,希望对方可以理解。结果呢,你暴露出的真实想法没能得到理解,反而成为更大的把柄。

如果父母一直采取拒绝沟通的方式,那么悲剧只能是加剧发生。这是父母与子女最遗憾的事情了,也许会造成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痕。我们需要沟通,冷静地心平气和地把各自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让对方了解到自己最真实的意图。父母与子女,是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谁也也无法真正做到仇恨对方。父母皆祸害小组的成员,看似内心的怨恨,实则是没有沟通渠道下积累的负面情绪,有时候是发泄,有时候是对外人攻击。

其实中国人并不善于情感的表达,我们是很害羞的民族,一切都讲究含蓄。完全可以学习西方人的拥抱、抚摸等肢体语言的沟通方式,在至亲之间,当你不善于表达时,一个拥抱,一个眼神足矣。有时候沟通就是那么简单。或者,委婉含蓄的方式可以用笔来代替,但窃以为,最好的沟通还是拥抱+语言。

在原欲的表达上,包括孩子情绪的表露,或者他本身的各种对生命的怀疑探究,作为父母要跟他用理性探讨,而不是把他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父母要设定孩子是有能力接受一种像朋友似的理性探讨的。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建构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被尊重的感觉。当子女逐渐长大,没必要抱着威权教养方式不放,你要知道子女的路必须由他们自己完成,在人生的中间段,父母与孩子是会分离的,孩子必须独自面对剩下未走完的路。

做父母的人要了解,他们点点滴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思想、每一个作为,事实上都是一种很微细的,而又带有深重影响力的信息和信念。这些东西在孩子小的时候,会在每一个当下灌输进来。最错误的想法莫过于把子女当做是自己的财产,吃你用你的,也要听你的,这样孩子哪来的自尊?你以为这是爱的体现吗?这是最不尊重人的对待方式,简直和放养奴隶毫无差别。这种传统儒家等级思想是要不得的,过去的人们无法改变早已成习,但至少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采取西方人的教养方式,家长与孩子是平等的观念越来越被广泛接受。

我们争取从各自的原生家庭中走出来,摆脱原来模子铸就的样子,在心理上做到与原生家庭的脐带切断,才会开始自己的独立成长。不能回头去依赖父母了,虽然有着阵痛,有着不适感,但你要一切都靠自己,为自己做选择,也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人生要有担当,肩膀才能扛起未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537.html

分享给朋友:

“在行走的路上,爱你们,但还是要告别” 的相关文章

隔壁的陈原

隔壁的陈原

作者/杨飞飞我们是一对普通的、爱得辛苦的男女,即使不断从对方身上收获伤害也不愿放开彼此。01 隔壁的那对情侣终于搬走了。说“终于”,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好,事实上,他们都是很不错的人,在狭窄的走廊上遇见的时候,总会客气地打招呼;做饭或洗漱的时间有冲撞的话,即使并不明说,下一次也会暗暗调整。我们...

花街往事·疯人之家

作者/路内面粉厂的老工人都记得一九七〇年,绵密的雨水拉响了防汛抗洪的警报,运河暴涨,码头淹了,河水就要漫上公路。水灾肆虐的夏天,远方的的灾民渐次而来,他们面黄肌瘦,拖儿带女,在进入戴城之前总会站在面粉厂门口徒劳地张望。我的姑妈顾艾兰那时已经腆着大肚子,每天早晨坚持搭乘厂车,和她的残疾丈夫一起来到厂里...

人间卧底

作者/马良我本来应该成长为一个怨毒的人,每个怀才不遇的失败者都有资格这样做,但幸好我没有。如今已经想不起到底是什么拯救了我,只能谢天谢地了,甚至谢谢所有那些无意间狠狠踩过我一脚的人。讲个故事,有关我失败的初体验。17岁那年学校安排去太湖边写生,那是个叫杨湾的小村庄,杨湾在上海话里和“阳痿”同音,名字...

小孩的世界里没有小事

作者/王悦微编者注:这是一名小学老师的教学日志、教学随笔以及她的学生的一篇作文。*教学日志9月12日中午被几个二年级的学生请去做法官,到教室一看,两个男生倒在地上,一个揪着另一个的耳朵,另一个抱着对方的腿,气得面红耳赤。我花了半小时来审案子,原来教室里飞进了一只小虫,一个关窗去夹,想夹死它;另一个认...

邻居

作者/沈大成我的隔壁是三居室,这些年我吃了它很多苦头。在所有房型里,我最讨厌三居室了。三居室的房东夫妇搬去了他们另外的房子,在那里愉快地生活着,他们当故居是每月榨得出钱来的弃儿,不管它了,常年委托中介出租。房子一直没有碰到好人。如果是一居室,住的就是一个人;如果是两居室,住的就是一家人;而如果是三居...

离开在冬季

离开在冬季

作者/野舟没有人愿意体验这场等待,可所有人甘愿沉默地等待。***费尽力气将行李箱抬上车后,赵婷正打算掏出手机扫码,不料身后一男人抢先一步,将手机对着扫码口,里面发出“叮”的声音,之后他移身到车厢后面。赵婷结束支付后找到一靠窗的位置。“空位那么多,还急着抢,浮躁。”她在心里对刚才男子的行为示以强烈不满...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