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为什么人们的朋友圈都越来越“装”了?

二向箔2023-02-22 14:59:51文章·手记186

为什么人们的朋友圈都越来越“装”了?.jpg

有一回我和朋友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敢把很多真心话放在微博,朋友圈却越来越装了?”准确来说,许多人的朋友圈要么变得沉默,要么变得社交名片化,展览的只是优秀、干净、符合社会成功标准的自己。


我对朋友提出的观点是:朋友圈的社交名片化,跟互联网乃至成人社会对个体的凝视与驯服有关,而熟人、半熟人聚集的朋友圈尤为如此。长大以后,我们主要面对两种凝视:一种是来自“社会”的凝视,另一种是自我内化了某种成功标准而产生的“自我凝视”。


它们都在引导自我表演得更加聪明、更加优秀、更符合社会某种排序鄙视链的上游,它们都是“讨好标准”和“美化自己”的不同变体,在这种压力下,就连本来是私人场域的朋友圈也变得越来越社交名片化。


 


有些朋友在朋友圈里表演「社会人士」,在微博小号上写「发疯文学」。比如我认识一位在香港工作的女士,她在朋友圈的风格就是转发工作链接,你在这里感受不到她的情绪,但是在微博,她那个没有多少熟人知道的英文名账号里,随手能翻到她对领导、工作的吐槽,她画风多变的自拍,包括她跟男生约会后的体验。


又比如说一个干脆到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只是偶尔转发工作信息的朋友,他在微博上就是发疯文学本人,微博充满了对于世界和自我的快言快语。


在那里,因为没有了熟人的注视,没有人设的压力(他们的微博都没有刻意运营涨粉的倾向),他们能更自如地展现自我的内心剧场。


还有一些人不发朋友圈的原因,是为了少惹麻烦,不给自己添堵。我曾经因为一篇稿子被某位编辑老师添加,有一天,他在我的朋友圈留言,大意是“你为什么要支持乌克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为了收复失地”,这条留言源于我发了一条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朋友圈,而那位编辑老师是铁杆俄粉,最后,我们的讨论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结束,但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为什么很多作家的朋友圈只是转发链接。


 


朋友圈是一个公域和私域混合的地带。起初它只是你和朋友们的广场,而如今,它已经聚合了工作、社交等功能,像是一个小型人情社会。作者与编辑有工作往来,但文学审美、政治观念、生活风格都未必一致,倘若是宽容的编辑还好,如果对方是你的上一辈且喜欢教育人,尴尬就在所难免。


推而广之,不只是作者与编辑,各行各业的人,倘若牵涉潜在的合作关系,彼此又不是好朋友,说起话来难免要约束自己,免得得罪人。于是,许多作家的朋友圈变得岁月静好,只转发跟自己作品有关的东西,其他一概不说,既博得低调专注的名声,又不给自己添任何麻烦,深谙中国哲学里的中庸之道和广东人常说的“闷声发大财”。


 


早期,我们的朋友圈还是大家袒露各自的小心情,我们不会在意自我声音是不是符合规范,就是你看朋友说话的感觉。你不会挑剔TA说得正不正确,你是知道的,那一刻,ta需要表达,ta也许只是自说自话,也许渴望有一个人倾听。但这都没有关系,因为你不是因为正确才交一个朋友。但是当朋友圈和类似平台越来越像是个成人社会,你就会发现一种自我美化、自我驯服的诱导,会让我们变得很正确,很干净,但也很无聊,这是一种看起来丰富的无聊。你面对多层的审视,无法真正悦纳自己,只有在迎合某种标准的表演中得到赞美时,才感到被认可,但又会在内心深处明白,有什么东西不太对劲。


朋友圈号称朋友圈,却恰恰是因为「朋友」太多而让人谨慎。这些「朋友」有大量是因为工作关系等原因认识的过客,你们不是强联系,而是弱联系,但如果你在朋友圈袒露自我,分享你的政治观点、生活碎片、崩溃时刻,他们又能看见。朋友圈的尴尬是,你的领导、师友,都是你的潜在关注者,这个时候,你反而不敢放肆地说真心话,甚至会把他们作为预设读者,开始自我审查、美化自己的言行。


另一方面,这些年,举报潮加剧,一言不合,有人就会在未经你许可的前提下,把你的朋友圈和聊天记录截图,进行社会性审判。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互联网上流行“帽子党”,在扣帽子这门艺术上,封建王朝的言官讼师们相比起他们都只能甘拜下风,你稍不注意,就会被扣上帽子,轻则导致网友嘲讽,重则导致丢掉工作、社会性死亡。在这样的压力下,越来越多人不敢说真话,朋友圈看起来很“真”,其实这里充满了“假人”。


于是,朋友圈越来越像是一个社交名片展览广场,一个大家害怕犯错的网络型职场。后来我发现,其实微博比公众号、豆瓣更适合当小号。微博就像北上广,人多且大部分人不认识你,不在乎你,你说话反而快活。豆瓣和朋友圈越来越像小城市,同行很多,工作同事很多,就像你小时候遇到的街坊邻居,反而说话不那么自在。


 


有段时间,我想把朋友圈打扮得好好的,做一个干净的人,关心清澈的事物。后来我发现,清澈本身就有一种虚假,对精致的刻意追求,制造出超脱的幻象,艺术家躲进艺术的壳,却离艺术更加遥远。所以,我还是变成一个杂七杂八的人,粗糙、莽撞、矛盾。比起做一个懂事的大人,我还是更喜欢敢爱敢恨、意气用事地生活。


所以,让自己开心,也让朋友开心的方法就是,直面自我美化和挑剔他人的倾向,去允许粗糙和莽撞,宽容朋友间的不同表达。


 


说起来,时下网络流行「废物」语录,如果从表面上的词义解读,年长者会武断地说年轻人不务正业,但请相信我,大部分网上自嘲「废物」的人,现实里仍在默默努力,为了生存而努力,他们想表达的,其实是对“奋斗就能改变命运”“你只有符合成功标准才是一个值得被认可的人”这类价值观的厌弃,所谓「成为废物」,其实是对于「标准」的逃离。


所以,或许每个人在一些时刻,都有不那么符合社会成功标准的时候,而在此时,让自己轻松,也让朋友放松的方式,首先是允许大家都可以是一个「废物」。


只要是ta自己的选择,就不去评判ta选择的对错,因为只有宽容别人的「废物时刻」,自己才能接纳自己内部「废物」的部分、「自毁」的部分。接受自己就是没有那么好,不够优秀,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哪怕是这样,也可以创造一个有爱的,大家对大家友善的环境。如此一来,至少在一个充斥着小心翼翼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给自己部分的安宁。


 


言尽于此,这篇回答可以收尾了,最后讲一个坊间八卦。据说王家卫也看朋友圈,但他从来不发,我和朋友都说他聪明,不给自己惹麻烦,只是,从一个普通人和朋友的角度而言,如果人人都像王家卫那样对待朋友圈,那未免也太无趣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495.html

分享给朋友:

“为什么人们的朋友圈都越来越“装”了?” 的相关文章

Betrachtung

Betrachtung

作者/张君怡在北京住了快一年,耗完了身上所有的钱。我过得比想象中快乐。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从鼓楼一路走到故宫后门,看到扎堆的游客,就再往回折返。这片区域是北京的中轴线,故宫以北的部分。沿着道路,绕故宫后门的景山外围走着,从景山东街走到景山后街,再顺着地安门大街,就能回到鼓楼。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在北京散...

某年某日某首歌

作者/高晓松其实这世上本无音乐,音多了,就成了乐。小时候觉得音乐属于很远的地方,电视上听见的是《边疆泉水清又清》,跟妈妈学黑管吹的是《重归苏莲托》,和妈妈夜里潜入单位偷纸和油印机印了歌本放学后去中学卖给大哥哥大姐姐,五分钱一本,卖的是《深深的海洋》。这些我都没见过,边疆、苏莲托、海洋。但我知道它们的...

人间卧底

作者/马良我本来应该成长为一个怨毒的人,每个怀才不遇的失败者都有资格这样做,但幸好我没有。如今已经想不起到底是什么拯救了我,只能谢天谢地了,甚至谢谢所有那些无意间狠狠踩过我一脚的人。讲个故事,有关我失败的初体验。17岁那年学校安排去太湖边写生,那是个叫杨湾的小村庄,杨湾在上海话里和“阳痿”同音,名字...

如何面对近两年人生的停滞感?

如何面对近两年人生的停滞感?

作者/one·一个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没有一天在上班。几乎没有试图找工作或者给自己一个明确的交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理由和分析都是在事情发生以后为了方便自洽找的说法罢了。我并不需要它。 要说有什么可以分享的话,我也不是很确定——但这正是我想要分享的。在一个信息过载的...

我的父亲要结婚了

作者/咪蒙你的父亲,要结婚了。听到这样的通知,该做出什么表情、给出什么回应,我没有事先排练过。我花了一点时间,去了解这个句式的意义。我的父亲,要结婚了。这是他第三次结婚。和谁呢?这个问题我并不想问。只要不问,它对我的影响就会减弱。只要不问,其他人很快会忘掉。这是我超越现实的方法。似乎也不太管用了。1...

邻居

作者/沈大成我的隔壁是三居室,这些年我吃了它很多苦头。在所有房型里,我最讨厌三居室了。三居室的房东夫妇搬去了他们另外的房子,在那里愉快地生活着,他们当故居是每月榨得出钱来的弃儿,不管它了,常年委托中介出租。房子一直没有碰到好人。如果是一居室,住的就是一个人;如果是两居室,住的就是一家人;而如果是三居...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