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得到父母的认可真的那么重要吗?

二向箔2023-01-30 09:39:42文章·手记286

得到父母的认可真的那么重要吗?.jpg

作者/one·一个

很多人说,我很喜欢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恋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我父母总觉得不够好,怎样才能让他们接纳真实的我?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为什么非要让父母接纳真实的你?这背后的诉求究竟是什么?

让你烦恼的不是父母,而是你自己。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情绪是有目的的。如果我们自己将自己生活中的痛苦都归因为父母的问题,将自己困在“因为父母不好”,“因为父母不认可我”之中,那么我们这些情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父母发生改变。

这恰好是我们一直在抱怨的事情:父母总是想要改变我,并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幸归因在我的身上,比如非要我有份稳定的工作、在多少岁之前结婚,就好像他们生活中的失望和痛苦都是我造成的。

我们觉得父母这样归因是错的,让我们觉得窒息;但是,当我们试图改变父母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对父母做一模一样的事情:如果父母能够听我的,我的人生就幸福了。

你可以坚持做自己,父母也可以不高兴。

阿德勒认为谁也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并提出了“课题分离”的主张,简单来说,就是分清楚一件事到底是谁的责任。

举个例子:

假设一对父母不喜欢女儿的男朋友,觉得女儿和他在一起不会幸福。但是,选择和谁结婚是女儿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所以,父母如果觉得女儿的男朋友不靠谱,他们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他们不能强迫女儿分手。

课题分离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人际关系,但是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课题分离会更加困难。许多父母会把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把孩子的课题当成自己的课题。

而对于子女来说,如果觉得“因为有糟糕的父母,我才这么不快乐”,这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情绪当成了父母的课题,希望父母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按照前面提到的目的论,这种想法的背后其实是“因为我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意,所以我要责怪我的父母”。

课题分离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不要干涉父母的情绪,也不要让他们干涉你的人生。

要想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人生,那就只能主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渴望被肯定的孩子,其实还没有真正长大。

你是否有这个能力,允许父母对你不满和失望?

很多时候,我们妥协的原因是无法忍受父母对自己表达不满、失望。因此,无论父母的要求或者期待是否合理,我们内心都涌起巨大的内疚感,推动着我们去牺牲自己,满足父母的期望。

这种牺牲表面上看是我们忍让包容了父母,但与此同时,我们其实有了一个巨大的借口:就是当初都是你要我这么做的,看我的人生多么不如意,都是父母的错。

所以,分离个体化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发展出允许他人对我们失望、生气的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将这个责任推到父母或者他人身上。

建立“横向关系”,找到被需要的感觉。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课题分离就是为所欲为,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吗?

不是的。

被人讨厌是自由的代价,但你还可以在其他地方寻找自己的价值。

太在意他人的感受和评价,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在关心别人,实际是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觉得其他人都应该喜欢自己、肯定自己。

但是,表扬和肯定也可能意味着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比如孩子动手做了一件礼物送给妈妈,妈妈说“你真棒”,这里面就隐含了一种强者对弱者的评价。

如果妈妈回答说“我很高兴,谢谢你”,这就是一种不带评价色彩、饱含尊重的关系,孩子就能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是有价值的,自己的存在也是有价值的。

阿德勒建议我们跳出令自己感到困扰的关系,和更多的人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比如,你在父母眼里也许是个糟糕的孩子,但是你可以是一个受欢迎的朋友,一个优秀的职场人;也可能你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是伴侣和孩子依恋的人。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它只取决于你自己做了什么,以及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

总之,只要你能在其他地方找到自己的位置,经常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人需要的,那么少数人的不满意对你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

愿你也能勇敢地,做个“被讨厌的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现在的不幸是过去的创伤造成的,但阿德勒强调个体的力量,他认为真正决定我们的不是经历,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在意对方对我们的看法,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的确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但是,与父母缠斗已久的你想必已经知道,就算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们,你同样会觉得很不甘心。

所以,不为他人的情绪所绑架,哪怕感到痛苦也要迈向自己的人生,去拥抱大千世界的更多可能,这才是成长呀。

希望你也能找到“被讨厌的勇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419.html

“得到父母的认可真的那么重要吗?” 的相关文章

立冬的月亮特别圆

立冬的月亮特别圆

作者/申夏生当死亡成为一种既定现实时,过多的干扰会让心爱的人走得狼狈。今年是我在外科手术岗位上学习工作的第八年。前几日立冬,因为加班没有时间去吃饺子,下班回到住处,才想起冰箱里早已空空,连速冻水饺也没有。一年四季都在忙碌工作着,我好像很少能在节气当日吃到应景的食物,上一次立冬吃饺子还是在2014年,...

两枚戒指

作者/毛利朱昕脖子上的项链很别致,串了两个戒指,一个是光圈,一个有颗三分大的小石头。很少有人会把钻戒挂在脖子上,她戴得很坦然。如果有人问,心情好的时候她会毫不隐瞒告诉你:这是两只婚戒。问的人通常会吃一惊:你结婚了?朱昕喜欢搭配诡秘的笑容,回答:我结过。她结过两次婚,尽管在这个时代不算稀奇,也足以引起...

如何面对生活的低谷期?

如何面对生活的低谷期?

作者/one·一个有一个人你可以相信,那就是未来的你。首先我觉得,应该先明确一点:我们习惯性地会觉得人生的至暗时刻大概是指自己人生当中的某个最低点,这个最低点是自己整个这一辈子最绝望,也最难受的一段时光。 但实际上,人生低谷特别常见,并且一生当中会经历很多次。甚至可以明确地说:我们每个人,...

自我驱动力到底是什么?

自我驱动力到底是什么?

作者/one·一个 自我驱动力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告诉自己 ‘’我要做什么?” 然后自己激励自己去实现目标、获得想要的东西的这种能量。 这句话看似简单,想要做到很不容易。因为人都有惰...

天冷了容易流鼻涕

作者/巫昂傍晚,趁着天还没黑够,我穿着厚塌塌的大花棉裤,羽绒服和拖鞋,骑着自行车飞奔到村子另一头的小超市去买烟。骑到三分之一就发现自行车亏气,如果要先骑到更远的菜市场去找卖自行车的那家铺子打气,可能会英年早逝。我又饿又冷又很想抽烟,只好骑骑走走。这样的傍晚令人难过。看,现在的农村哪有袅袅炊烟,小学课...

被语文老师修改过的三个人

作者/咪蒙有很长时间我怀疑自己站错了位置。不是站这里或者站那里的问题。而是我可能失足掉入了某部小说里。我可能在某部小说里已经住了一阵子了。我身边发生过的很多事,比小说更扯淡。上帝才该去写小说,丫的下手还挺重。(文中人物均为化名,为保护活人,以及死者)初中二年级的某个下午,语文老师没来上课。两名警察从...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