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好的可能性
作者/文长长
亲爱的熊孩子:
你好哇!
那日失眠,躺在床上,数了几百只羊,听完很长一段助眠雨声,但是翻来覆去依旧久久无法入睡。我闭上眼睛,清醒地躺在床上,脑中时不时想起那个我想要到达但此刻还未到达的远方,并为之焦虑着。
奇妙的是,在我辗转几回,依旧找不到合适的入睡状态,愈加清醒,也愈加躁闷时,我的脑中突然蹦出一句话:正因为一次次将自己置身于不安环境之中,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不舒服感,让自己在激烈竞争中受挫,跌倒,再想办法一点点重新站起来,那颗曾经脆弱的内心才变成如今耐摔的模样,那份野心勃勃的生命力才得以一直延续。既然如此,又何必因时不时感受到的来自生活的不安全感,而焦虑不安呢?
在那个瞬间,我得到了治愈。
传统家庭长大的小孩,从小被教导“等考完高考就好了”“等考上理想大学就好了”“等找到心仪工作就好了”“等稳定下来就好了”。这份“等……就好了……”给当下难熬的生活一个出口,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桃花源,在那里没有考试,没有竞争,没有压力,不需要拼命工作,不必做我们想要做的事。
我们拼命地找着通往那个桃花源的洞口。
但找洞口的过程真的很痛苦。当一次次被置身于激烈竞争环境之中,在那些放弃娱乐与学业为伴的通宵达旦时刻,在我们努力到快要撑不住,但看到身边人呼朋唤友、美好生活时,曾不止一次想过,到底还要怎样的努力,还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找到那个洞口,从此“一劳永逸”,再也不需要如此这般焦灼。
我们寄希望找到洞口,且真诚地相信,或许在进入洞口,在拿到某个offer,通过某个考试,获得某个奖项,取得某个学历后,真的就可以进入“等……就好了……”的快乐生活。
但是,世上真的有这样的洞口吗?
听多了洞口的传说,以至于曾有段时间,我很厌倦这种不停找洞口的“竞争”生活。
我喜欢自律的生活,但我害怕有KPI需要完成的努力;我爱看书,但我讨厌为了写paper而不得不将自己钉在桌旁,“卧薪尝胆”般去学习;我愿意去保持学习,保持进步,但我真的很不喜欢有量化结果、有排名,且有着分明成功与失败界限的考试。
我认真地寻找着这份“表面野心勃勃,但内心时不时总想躺平”的心理的背后原因。得出的结论是,或许因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即是,努力到某个程度,找到某个洞口,就可以不努力了。
所以,我迫切期盼着赶紧找到那个洞口,最好赶快进入那个结局,从此美美地躺下,每日看看书,种种花,开开心心工作,不必有那么多焦心时刻。
我笃定着这世上会有这么一个满足我一劳永逸心愿的“洞口”。
往往越想要得到某份东西,就越容易被它拿捏。
而这份迫切想要找到通往桃花源“洞口”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从小教导我们,要想办法用现在的好好努力,避免掉以后“竞争”;他们一直给我们灌输,努力很辛苦,学习很辛苦,工作很辛苦这些事;他们告诉我们,你未来做成某件事后,就能彻底放松下来了。他们帮我们把幸福的种子,埋在未知的未来。但从未有人认真地告诉过我们,要去享受此刻“竞争”与“努力”的过程。
后来,我翻了一座又一座山,进入一个又一个曾经被渲染得很美好的“洞口”,才发现,就像俄罗斯套娃般,洞口的里面还有洞口,无穷无尽。
在那个时刻,突然想明白了,小学时学的那篇《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原来,很多朴素的道理,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已经被告知了。只是,有些道理,得等我们长大,等我们阅历丰富后,才能明白。
在进入2023年之前,我曾一度很恐惧,我不知该带着如何的心态,去进入这充满焦虑、竞争与挑战的一年。于我而言,2023年又是一个得拼命找“洞口”,翻山的一年,有几个大关要通过,有几个关键节点要走好,还有很多未知等着我去面对。
但是,当真正进入2023年,厚着脸皮去应对发生的一切,走得摇摇晃晃,但好像一步比一步扎实。再回看这一切,突然觉得,当丢掉“找到‘洞口’,便可一劳永逸”的想法,当看清生活需要不间断地努力的真相,当试着发自内心去喜欢每一次竞争,试着从每一次竞争中挖到一点点小宝藏,而后发现,找“洞口”的日子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般焦灼。
一切并没我们想象的那般恐怖。既然在山的那边,还会有很多座山,我们改变不了要翻山越岭的征途,那便开开心心地去翻过一座座山,去闻一闻山边“花儿”的芬芳,去尝一尝好吃的果子,去亲眼见证山间四季的更替,看到好看的风景也要拍照留念,遇到有趣的人儿也可以结伴一起前往。
翻山越岭的过程,也存在很多美好的可能性,以及宝藏。
祝你翻山愉快!
祝你总有办法翻过一座座山的老娘
文长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