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哪个被默认的社会规则其实毫无意义?

二向箔2024-12-26 17:56:42文章·手记98

哪个被默认的社会规则其实毫无意义?.jpg

社会规则的无意义大抵在于规则的制定者和拥趸者可以从中获益,但遵守者未必能得到十分之一的好处。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得到最多的褒奖不是“你真聪明”“你真可爱”“你真棒”,而是“你真懂事”。我从不和同学追逐打闹,从不挑剔和浪费食物,老师不会为同一个问题纠正我两次。我的表现超过了大人的期望值,我就是他们眼中懂事的孩子。

而一旦“懂事”成为了人们对我的直接印象,大家对我的期望值会越来越高,对我的容错度也随之降低。同样一件事,我做了一百次,大家会习以为常,偶尔出现的瑕疵还会被放大;不那么懂事的孩子只要做一次,无论做得好不好,大家就会称赞他懂事了。为了保住深入人心的“懂事”形象,我只好不断压缩允许自己失误和出错的空间,却忽略了他们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

除了家庭和学校,大大小小的环境也都在默许和传播“你要懂事”的规则。大学暑假去驾校学车,炎热的中午我买了瓶汽水,坐在树荫下等教练来,旁边的学员问我:“你只买了一瓶?”我点头。对方接着说:“怎么没给教练买一瓶?自己躲着喝吧。”仿佛他目睹我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并且愿意掩护我。进入职场,酒局不可避免,过来人告诉我,能喝就要喝,因为我代表一个集体,尽管酒桌上的人散了之后几乎不会再见。从我二十五六岁开始,周围的人轮番上阵催婚,输出各种千奇百怪的观点,晚婚不婚的弊端可以从不孝敬父母上升至人格不健全。有一次我直言:“其实不结婚也可以。”那位长辈几乎是惊呼:“怎么能说出这种话?真不懂事!”

社会赋予“你要懂事”的含义会随着“你”的社会角色叠加而变得复杂。初始阶段是要求你顺从,听话,不制造冲突。下一层是要百分百满足别人对你的期盼,不能有任何偏差。再进一层是凡事先为他人着想,再为自己考虑,主动且无限制扩张你的责任边界,扩得越宽越好。

这意味着,做一个懂事的人,属于你的情绪和利益都要为别人让步。

今年我结婚了,不是“懂事”驱动的。婚礼前几天,有位伯伯来道贺,和我爸一起吃饭。伯伯当着我的面不住地夸:“这孩子太懂事了!从小就懂事!”说了好几遍。伯伯的儿子年轻气盛时有过许多远近闻名的叛逆事迹,我理解他情不自禁地反复感叹。我爸握着酒杯,眼神有些飘忽,缓缓说:“男孩子太懂事,也不是好事。”

我在一旁傻笑,顺便回想了一下我小时候有多懂事,于是就想起了前面提到的幼儿园那些事。可是没人知道懂事的背后,是我课堂上憋着尿却不敢说我想上厕所,是我不喜欢吃炒茄子但不敢说我不要,是我哭闹的时候看见老师皱了下眉头便不敢再惹老师不高兴。

很长一段时间,我温顺平和稳重,是环境中最安分的一枚因子。直到一点点被躁动的内核唤醒,我终于意识到自我的力量不应该是向内收敛克制,而是向外喷薄爆发。

这才是我早该懂的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1996.html

“哪个被默认的社会规则其实毫无意义?” 的相关文章

一个人的房间

一个人的房间

作者/王秋璎群租房是违章的,不时会有人上门查看,我们必须时刻警惕,隐藏好自己的存在,就像一个没有身份证明的“黑户”。1在影展上看到一部关于「家」的电影,片中的某个细节像是对我真实生活的复刻:老房面临拆迁,主人公一家借住在亲戚的“楼中楼”里。晚餐时,父亲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汤端上餐桌。母亲转身跑进厨房,...

瞧不起别人并没有让你变得了不起

作者/老杨的猫头鹰·1·大概是因为工作日的缘故,咖啡馆里当时没有什么客人。服务生端来两杯摩卡之后就自觉地“藏”了起来,估计他已经确认了,我们这边只是在聊天,不是打架。坐在我对面喷着脏话的人叫张弛,他把文件用力地往地上摔,暴躁得像一只狗被踩到了尾巴。他忿忿不平地说:“我,一个寒窗苦读了二十多年的研究生...

只不过打翻了生活的牛奶

只不过打翻了生活的牛奶

作者/文长长亲爱的熊孩子:你好哇!那日中午,吃完饭回到图书馆,发现邻桌女孩给我桌上放了一张纸条和三颗大白兔糖。纸上写着:进退维谷之日,必是别有洞天之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姐姐加油!我知道,我上午的难过被她看到了。我笑着对她说了声谢谢,然后坐回桌前,用手撑着脑袋,低着头,假装我在刷手机。但,其实那会我的...

静默在家的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静默在家的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作者/one·一个第1天气氛是从下午收到短信时开始变奇怪的,短信提示音响起的时候,我正在公园里看风筝。那条短信的内容简称“三个务必”:“未在家中人员务必在今晚六点前返回家中”“务必加入所在社区居民群”“务必做核酸”。回家的路上,我打开买菜软件,不知道什么时候新增了囤货清单一栏,条目是绿色的,但条目下...

请您听我说

作者/独眼老张跟老金说自己要去参加“那个座谈会”,老金反问说:“什么座谈会?”老张说:“就是市物价局那个。”她心里知道不是物价局,但物价局听上去更气派更重要。“别去,去那儿干什么。瞎耽误工夫。”“去听听别人怎么说,也给提提意见。这西红柿都两块五了,领导一来,菜市场卖菜的都改口成八毛一斤了,等着他们了...

《纽约时报》特惠中

作者/斯蒂芬·金 (任战 译)电话铃响的时候,她刚洗完澡。虽然家里来了很多亲戚——她能听到他们在楼下的说话声,她似乎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有这么多亲戚,而他们也似乎永远不会离开——但没有任何人接电话。连留言机也没有按照詹姆斯设置的那样,在响铃五次之后应答。安妮用浴巾裹住身体,走到床头柜边,湿哒哒的头发不...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