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为什么一直期待的事,真正实现时反而无感?

二向箔2024-12-26 17:48:40文章·手记95

为什么一直期待的事,真正实现时反而无感?.jpg

生活中,我们所需的物质大多具有保质期,食物腐坏后就不能再食用,日用品过期之后会影响使用效果,就连电子产品在出厂时也被设置了使用寿命,其实,我们的精神需求,我们的心境,也是有时效的。

期待已久的事情,真正实现时却无感,大概率是因为等待得太久了,已经过了心境的时效。

人的状态并非一成不变,相反,我们的感受、喜好、认知,时时刻刻随着外界事物和时间流逝在改变。一个人十五岁的行事风格,和TA三十岁时的行事风格,可以说是判若两人,TA所追求的目标,也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小时候时许下的愿望,要等到成年后才有能力满足,哪怕超额完成任务,得到的快乐也很有限,因为这种漫长的延迟满足对心境来说是一种刻舟求剑。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物质相对匮乏,整条街上只有一家商店卖玩具,卖的也都是针对男孩的玩具。当我从电视上看到了芭比娃娃,它一下就俘获了我的心,对我来说,它不仅是一个精致的娃娃,更是一种超脱的梦想。为了拥有一个娃娃,我把压岁钱全部攒起来,央求母亲到县城为我买个娃娃,母亲拒绝了,理由是女孩子家家不能光想着玩。在同一个家里,弟弟拥有一柜子的玩具,其中不乏几百元的遥控赛车,我连一个塑料娃娃也不能拥有,大人们却觉得这才算正常。多年后,我有能力买正版芭比娃娃,买时髦的Jellycat,但我从来不买,我的床上有很多抱枕,却没有一个毛绒玩偶。因为我早已经过了渴求娃娃的年龄,拿着娃娃,不仅不能抚慰我的心灵,反而会勾起童年不愉快的回忆,让我重新咀嚼到那种愤慨和痛苦,我只能选择远离。

实现了期待已久的事情,却没得到期待已久的快乐,除了心境过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滤镜破碎。

原因在于你只在追求目标,却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在追逐的过程中,你为了激励自我保持前进,人为地赋予了目标超出本身价值的意义,投射了太多感情。当你实现目标的时候,不仅得到光鲜的一面,也可能看到黯淡的一面,滤镜消失之后,你发现,渴望已久的东西、羡慕已久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在卫校读书的时候,我有个好朋友Y,她长得很漂亮,人也勤快,性格里还有一种难得的豪爽。Y是留守儿童,很渴望家庭,加上平时爱看偶像剧,她的人生理想就是当一个衣食无忧的小镇少奶奶。大专毕业时,Y在家人介绍下谈了男友,对方长得又瘦又小,学历只有初中,但是该男家境很好,对Y也非常大方。尽管我们所有同学都觉得不合适,Y还是嫁给了男友,安心当起家庭主妇。婚后,Y才发现,夫家虽然开超市有钱,但财政大权都在公婆手里,丈夫不仅赌博撒谎,还在她怀孕时反复出轨,而公婆的态度就是和稀泥,根本不愿意约束儿子。Y看透这家人之后,果断选择离婚,蹉跎了几年后,她进入广州一家民营医院,努力靠双手养活自己和孩子。多年之后,我和Y重逢, Y向我感叹,后悔没有毕业后就工作,她现在每个月能挣一万多,过得体面又有尊严,她现在才发现,原来少奶奶的生活才是最贵的。

人生苦短,一味地压抑自己,过分追求延迟满足,长期的挫败感会磨损人的进取心,降低自我评价,导致所谓的“人穷志短”。而如果对目标投射太多,盲目地陷入即时满足,又容易让自己踩进生活的陷阱。在快乐和压抑之间,我们需要采取一个平衡点,保持理性的同时,也兼顾感性的需求,去追求一种清醒的快乐,用这种快乐带来的满足,激发更多行动力,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1994.html

“为什么一直期待的事,真正实现时反而无感?” 的相关文章

我偏要勉强

作者/文长长亲爱的熊孩子:你好哇!最近几天,过得很委屈。身边那个本该被我们叫一声“老师”的人,把原本属于我们公平竞争的机会,内定给了另一个人。那个人跟她关系好,与她相识更久。她们可能以为我会像别的学生一样,老老实实拿着结果就算了。社会的大多操作,不都是这般吗。但对不起,我恰好不是忍气吞声的那类人。白...

失踪的暗物质

作者/走走关于“讲话”的文献层出不穷,此种势头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稍有减弱。作为一位著名的讲话者,必须拥有极为准确无误的用词技巧。每一个词语总得在恰当的地方出现并恰当地重复,并因此变得重要,别具深意。——伍伍在四年前的今天失踪了。此前我一直以为,这个词是发生在陌生人身上的。比如,发生在某本小说里。对我...

让大家扫兴了

作者/韩寒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是一个稀里糊涂的产品。很多看似英明的决定,其实都是稀里糊涂之间诞生的。为什么叫他产品,因为他不再是传统的杂志或者是网页。你既然已经看到了首页的图片,后页的问答,那么在这个什么都可以装的“内容”一栏里,我来说一些关于《一个》自己的事。今天终于迎来了《一个》的安卓版。它...

目睹了整个事件的舅舅

作者/咪蒙舅舅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死过一次。那是上世纪60代,他才几个月大,就已是老病号,常常持续高烧不退。医生说,这孩子体质太差,难治。外公外婆毅然采取了行动,把他用小毛巾包好,轻拿轻放,丢在楼下阴沟旁,任其自生自灭。之前外婆生了5个孩子,因为饥荒和疾病,只活了一个。对于孩子早夭,他们处理起来已经比...

旧梦三则

作者/王小龙红厦他凭耳朵就知道有多冷。长着一对招风耳,有什么办法。耳朵冻疼了,要用双手捂着,捂一会,好一点。穷在债里,冷在风里,这话,招风耳最懂。现在是下半夜三点,他两边胳肢窝下各挟着一张小板凳,在马路上等摇摇出来。小年夜过了,已经是大年三十,他约了摇摇一起去红厦菜场排队赶早市。摇摇总算从家里悉悉嗦...

闭嘴的时候,我最喜欢你

闭嘴的时候,我最喜欢你

作者/老杨的猫头鹰1人生的噩梦之一,就是不管你在做什么,一米之内总有一张嘴巴,这里嘟囔你一下,那里纠正你一下。而且,你最好不要反驳,否则的话,他的“嘟囔”或“纠正”就会没完没了。李先生四十岁出头,当过几年中学语文老师,是那种“确实会背一些圣人训,也确实很招人烦”的人。平日的朋友圈里最常发的文字都摘自...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