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对将来如何养老感到焦虑怎么办?

二向箔2024-12-26 17:45:33文章·手记98

对将来如何养老感到焦虑怎么办?.jpg

前两天回老家,刚下过雨,街道潮湿,我遇到了从前门溜达过来的四爷,笑说路有些滑,没人陪着还是少出门的好,四爷说是来看看已经两天没去找他唠嗑的三爷,担心出了什么意外,独居在家又没人发现。

三爷和四爷都有儿女,家里老伴去世后,也曾搬到城里跟儿女住过一段时间,但是结果就是他们有诸多的看不惯,儿女也感到窒息。同处一室,都觉得不快。所以没多久俩人就又回来了,想着在没有彻底丧失劳动能力之前,他们只想守着老宅,不想去城里给儿女添麻烦。

我很是怅然,他们劳累一生,有儿有女,晚年却依旧没有保障。这份酸楚稍稍发散,我想到我虽然还年轻,可光阴走得太快从不等人,自己的晚年又会是什么光景?回到这个问题,我确实有焦虑,我想了很多,而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要面对的问题。

1.“养儿防老”到了如今,难以承担我们老年的保障

白岩松说:“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这句话很残忍,但细想想,他并没有夸张。

日本的纪录片《老后破产》里面讲了“团块世代”,因为缔造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曾被视为富裕的一代。但在调查后发现,他们中的相当大比例的人面临着即将破产的问题。

他们虽然年轻时没考虑养老的问题,但也一直是在努力工作,到了老年,却仍旧面临老后破产的问题。走访后发现,原因是一方面存款不足,进账的养老金稳定不变,另一方面物价水平、支出却一直在攀升;加上日本人普遍长寿,部分老人上面还有老人需要赡养,但下一代,自己的儿女却受到经济状况的冲击,收入不稳定,帮不到自己,有些甚至还要靠自己接济。在谈及破产后的担忧,不少人表示:“虽然不想面对现实,但破产了就只能去死了。”

我们八零九零的这代人,是不是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甚至更甚,是一件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到了我们这一代,“养儿防老”在很多人那里已经被“养儿体验”所替代。我们太知道对父母来说自己是不是靠得上,所以对子女没有了养老的寄托,更多的是去享受养育他们带来的独特体验;反之,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养老,孩子生下来也给不了他们太多的物质基础,很多人宁愿选择不生,不想孩子生下来之后把自己的路再走一遍。因为自己被淋湿过,所以会去阻止别人走入雨里。

2.老龄化环境下,养老金面临许多变数

生育意愿降低,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导致领社保的越来越多,交社保的越来越少的这一事实,让养老金跟着有不确定性。

在养老金还是个未知数的情况下,存款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但对于究竟存多少钱才能足够让我们过一个有尊严的晚年,算出来的结果五花八门,但总归是越多越好;另外,为了应对经济不稳定给收入带来的风险,让自己的收入多元化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3. 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或许是新的养老方式

除了存钱和必要的身体锻炼之外,精神上的准备和寻找可以信任、互惠互利的养老搭子,抱团养老也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年老的失智和失能,尊严会一再地被挑战。 “向老而生”在继“向死而生”之后,成为了另一个需要学习的命题。

并非所有老人都可以那么幸运,在去世前无病无灾,没有缠绵病榻,没有失智失能,而是在某个晴朗的下午,躺在床上,突然之间就走了。多的是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这部分人想要不看脸色地活着,得到良好的照顾,怕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一件事情。

衰老不可避免,但也公平,无论贫富都得走上这条路,在同一个终点相遇。只不过不同的资源决定了不同的行走方式。面对注定的事,或许我们该调整心态,尤其是特别要强的人,要学会面对自己的变弱,学会在这样的状态中去寻找生的快乐。人生只有一次,无论年少或年老的光阴都值得珍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1993.html

“对将来如何养老感到焦虑怎么办?” 的相关文章

我偏要勉强

作者/文长长亲爱的熊孩子:你好哇!最近几天,过得很委屈。身边那个本该被我们叫一声“老师”的人,把原本属于我们公平竞争的机会,内定给了另一个人。那个人跟她关系好,与她相识更久。她们可能以为我会像别的学生一样,老老实实拿着结果就算了。社会的大多操作,不都是这般吗。但对不起,我恰好不是忍气吞声的那类人。白...

纪念碑谷

纪念碑谷

作者/姚瑶我们将千百种意义附在这些石碑上。可惜,它终究只能记住过往,却无力扭转未来。那一天清晨的高速路上,雾气如迷障,除了驱车一头扎进这滚滚灰幕中,别无选择。阳光隔着迷雾,是洗退了色的旧黄,是那么不真实,仿佛预示了我们即将抵达之处是一片超越现实的废土。离开贝尔格莱德那天,我们于清晨六点退房。将现金和...

Betrachtung

Betrachtung

作者/张君怡在北京住了快一年,耗完了身上所有的钱。我过得比想象中快乐。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从鼓楼一路走到故宫后门,看到扎堆的游客,就再往回折返。这片区域是北京的中轴线,故宫以北的部分。沿着道路,绕故宫后门的景山外围走着,从景山东街走到景山后街,再顺着地安门大街,就能回到鼓楼。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在北京散...

不可言说之妙

不可言说之妙

作者/李倩微信群里在流传一个帖子,有人罗列了一些“无法翻译的外语单词”:德语waldeinsamkeit——森林里孤身一人的感觉意大利语caulacino——冰凉的玻璃杯在桌上留下的痕迹因纽特语iktsuarpok——一种不停向外张望看有没有人来的期待感日语 木漏れ日——从树叶的缝隙中漏下的阳光西班...

竹夫人

作者/葛亮一、清明大雨。谢瑛推了江一川从电梯里出来,正看见了那个女人,站在家门口。电梯门在她身后,悄声阖上。女人见了她,迎上来,轻轻问,是江教授家里么?她愣一下,点点头,也问,你是筠姐?女人笑一下,接过她的伞。说,中介跟我约了三点。我想你们也是给雨耽误了。谢瑛这才想起道歉。一边拿出钥匙开门。女人也就...

好好学习

作者/奥格敲下这四个字,自己都忍不住觉得很庸俗。尽管各路考试在人生经历中仍然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似乎用力地学习总是件让人难为情的事情。“好好学习”这句话,更因为有股浓浓的说教味,而显得特别背时。前些天爆出的清华女学霸,因为老拿一等奖学金,更因为一张被安排得满满的学习计划表,很快...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