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冒犯地向喜欢的人表达好感?
在恋爱交往中,有个残酷的真相——主动接近心仪对象的人,找到理想伴侣的概率更大,而矜持的被动等待者,则更容易陷入将就的困局里。这就是所谓的“发起者优势”。当然,主动也需要讲究策略,不能完全丢掉自尊变成“舔狗”,也不能过于自我给对方造成困扰。表白的分寸,重点在于由浅到深,互相尊重。
校园时期,大家更加浪漫,富有理想主义色彩,表白宜从精神共鸣入手。
从心理学来说,我们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更喜欢那些鼓励夸奖我们的人,这种现象,叫做阿伦森效应。一般来说,如果有人喜欢我们,只要对方颜值过得去,身上能找出闪光点,我们就会慢慢喜欢上Ta。
表达好感的第一步就是打直球,充分表达你对Ta的欣赏,自然而然地在生活中带出夸奖。对方如果是个学霸,就认真阅读Ta的论文,然后在探讨的时候自然地带出夸赞;对方如果擅长运动,那就围观Ta的每场比赛,在观众席上呐喊加油。
第二步,就是投其所好,在了解对方的特长和优点之后,展示你身上的闪光点,对方如果是文艺青年,Ta的必读书单,当然也就是你的书单。只有兴趣爱好同步,才能制造共同话题,拉近你们心灵上的距离。
学生时代,我有个女同学,从来不看书,却喜欢上了学文学的男生。女同学向男生表白被拒之后,并未思考自己被拒的原因,而是借着这个男生踢球受伤的机会,展开粗暴的死缠烂打。女同学买通男生的宿舍楼管,每天给他煲汤,为他洗衣服袜子,整栋宿舍的人都把她当作他的女友,最后他勉为其难和她在一起。可惜半年之后,男生就提出了分手,理由是两人根本没有精神交流。
进入职场之后,大家承受了更多的现实压力,更看重明确性,表白的重点在于交往密度。
所谓的交往密度,就是高频率的互动。心理学家荣茨做过一个实验,在实验对象面前展示异性的照片,出现频率最高的照片,受欢迎程度越高。这个现象,被称作多看效应。出现在对方的生活中越频繁,与对方交往越密切,Ta就越喜欢你,这就是日久生情的由来。
怎样建立良性的互动呢?求助是个好办法。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富兰克林效应——帮助过你的人,更愿意继续帮助你。
想要让一个人喜欢自己,正确的做法不是为对方排忧解难,而是向其求助。如果对方没有拒绝,而是选择帮助你,你们就有了发展互动的机会。
如果你们互动频繁,这时可以试着主动约对方,去电影院、酒吧、KTV等触发暧昧的场景。
恋人约会之所以爱选择电影院、酒吧等光线昏暗的地方,是因为黑暗效应。心理学家发现,人在昏暗的环境中,往往心理上更加松弛,在这种环境下谈心互动,更容易建立深度沟通。如果对方应邀和你看电影,后续还主动回约,那你们离成为恋人只有一句话的距离。
我和前男友在朋友聚会中认识。当时我对他一见钟情,马上向朋友打听他的信息,得知他的专业是国画,而且会自己装裱字画后,我就主动上前搭讪,向他请教如何裱画。整个晚上,我们都在聊天,分别的时候,我以自己画了一幅花鸟图想请他帮忙装裱为由,和他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几次约会之后,等到那幅画装裱完成,我们已经确定了关系。
我们可以利用人性,最大可能地展现自己,制造机会,但在爱情中,真诚、尊重和互相成就才是永恒的主题,一段情感要想幸福长久,只能靠真心对真心。如果用尽了所有技巧,心仪之人还是不为所动,也请不要沮丧。你会喜欢一个人,往往带着自己内心的投射,向对方靠近的同时,你其实也在不断向Ta学习,不断自我成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