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合影,留念

二向箔2024-05-25 10:08:25文章·手记72

合影,留念.jpg

作者/唐冲


 

远方的朋友,这是我的一封信,关于小镇,关于失去,关于爱和慈悲。


阿宏,你好。

进入高原的第一个夜晚,我在康定住下。晚饭后沿着折多河行走,雪山下,是藏红色的建筑、冷冽的空气和闪烁的灯光。康定是进藏第一站,和内地的县城有些区别,但仍然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中国的县城仿佛长着同一张脸,和县城里的人一样,沉默,粗粝,面无表情,活在一股暗潮里。几个游客走过,脸上却有着与县城全然相反的神色。他们好奇地张望,其中一位忽然停下脚步,另几位很快反应过来,靠过去,沿护栏站成一排,然后热热闹闹地请路过的藏族人帮忙拍照,热热闹闹地换着姿势,笑着道谢后,又热热闹闹地走远了。那种热闹,像深夜的烟火。河里翻滚着浪花,小城背后,雪山静静矗立着。不知为何,我在这样一个安宁时刻想起了老黄。确切说,想起了那张照片。

春末,我参与了一部纪录片的摄制,这次进藏的终点德格县,是第二个拍摄地。第一个拍摄地在岷江边的老县城,老黄是拍摄的主角。

值得多提一嘴的是,那段时间我的生活萦绕着一种莫名的焦虑,这次拍摄缓解了很多。我住的旅馆开在筒子楼里,价格便宜,几十块钱一晚,有着和那座县城相近的气质。推开门,是一片陈旧的暗红色,红木床,红木桌,红木椅,空气里飘着淡淡的霉味。卫生间设施很旧,马桶盖泛着氧化的淡黄,淋浴也总放不出热水。到夜里,屋檐整夜向下滴水,有节奏地敲打停车的雨棚……住宿体验相当不好,但很奇怪,那几天反而不再失眠了。大概是因为这个房间还有另一番景象:雨后的凉风会掀起透光的白色窗帘,落进一地平静而柔和的光;屋檐的青苔上悬停着的水珠,不断地凝聚,落下,再凝聚,再落下;窗外是老街,油污的小店招牌,翻飞的塑料袋,安静的树和树影下缓慢的行人,飘过的只有风和摩托车的声音。小城里,生活很静,时间很慢。这是可以逃避的地方。

老黄的茶馆开在江边,经营了二十多年,去年他生了病,常来的客人也越来越少,就有了关门的打算。消息传开,便有人联系我们,想要留下一段关于这里的影像——即使在落寞的县城,只喝茶的茶馆也愈发稀有了。常见的,是那种装修干净的茶楼。去茶楼的客人,通常是包小工程或者开汽修厂、美发店、火锅店、超市、茶楼、出租车的,他们总是消息灵通,似乎知晓城里一切隐秘,编织着一张新派生活的网。老黄的茶馆,在自家住的瓦房里,没有招牌,没有机麻,没有车位,也没有花枝招展的老板娘,只有门外的涛涛江水和一棵粗壮的香樟树,几张旧沙发和凌乱摆放的十来套泛黑的木褐色方桌长椅。

的确是很宁静的地方。老城里,临江,附近都是筒子楼和瓦房。勘景时,我一直想着,什么人会寻到这里,只为喝杯茶呢?老黄介绍说,这里从前是小镇,因为有座小码头,早些年,镇上有出息的男人都靠跑船吃饭,小镇也跟着风光,是别人眼里的宝地。后来码头没了,县里又规划了新城,政府学校医院公墓都搬了过去,这里才渐渐没落。我沿着老街转了很久,缠绕的电线、潮湿的石板路、老旧的瓦房和沉默的老人,弥漫着淡淡的衰颓气息。再回茶馆,果然,门里稀疏的几个客人,几乎都是五六十岁的。想必来这里的人也无非两种,老去的,和活在过去的。

至于开店的老黄是哪一种,我猜不到。我只能这样描述:他有着很典型的生活在县城的中年人的外貌——五官似乎是模糊的,被朴实且厚重的气质淹没了。尽管之前见过,拍摄当天,他远远迎来时,我还是一时没认出来。在县城,他像一个影子,和大地融为了一体。

拍摄时,我和摄像姚老师都注意到一张照片。茶馆角落的柜子,摆满了装开水的暖壶,墙壁上挂着相框,是一家五口在门前那棵香樟树下的合影。照片里,老黄还很年轻,穿蓝色衬衫,头发抹过油,闪闪发亮。一位和他如今差不多模样的老人坐在椅子上,他和一个女人站在后面,女人怀里的婴儿穿开裆裤,他左手搂着女人,右手牵着一个扎麻花辫的小女孩,背后是灰色的江。这是茶馆最热闹的角落,因为常有人来续开水。水汽在这里升腾,人气也在这里汇聚,姚老师很喜欢这个画面。拍这个镜头时,老黄也有了精神,一直守在监视器旁,拍完后,才开心地讲,这个拍得好看,要留下来。他说,这是他唯一一张全家福。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他的笑容里,那种平和的幸福,让我有些感动。

拍摄结束后的酒局是老黄张罗的。老黄不能喝酒,但招待得很好,人很真诚,身上看不出世故和酒色财气。姚老师喜欢老黄,酒过三巡,言语有些失了分寸,问老黄,关门以后,怎么打算?老黄说,不晓得哦。白天那个镜头拍完后,老黄讲过,父亲和妻子都已经不在了。姚老师说,你孩子呢?老黄说,女儿在河北。姚老师又问,儿子呢?我忽然想起,老黄一直没提过儿子,于是在桌下拍了拍他。老黄看见,也没生气,只是愣愣,还是温和地笑,说,不在了。

老黄的儿子年终十八岁,心脏病走的。那年上海开了世博会,中国有了新的时代印记,新闻里是铺天盖地的文明富强。老黄的女儿在上海一家火锅店里做服务员,业余时间学英语,想有机会出国看看。儿子高中毕业,没考上本科,决心不再念书,想去上海投奔姐姐。老黄自然不许,可儿子油盐不进,于是他取出六万块现金,摆在儿子面前,说,这笔钱,还不够买辆车,但你姐姐不吃不喝要挣两年,除开我们一家人花销,我存了四年,你现在出去,只能继续过这种日子,读完大学,路会宽得多,也会远得多。儿子嫌他庸俗,说,我想出去才不是为了钱。老黄问,那为什么?儿子不开腔了。他没想过未知,也不怕未知,只想把一腔热血挥洒出去。老黄放他去上海玩了一趟。半个月后,他从上海回到小镇,终于想通,决定继续念书,但他说,志愿填的都是外省学校,他想走远一点看看。老黄想,这挺好,当年在这条江里跑船的那些男人,哪一个不想去看看海呢?结果没等到通知书寄来,他就倒在了回家的石板路上。

但日子总归还要过下去。老黄说,他还有套房子,在新城里,但从没住过,是留给女儿的。县城开发以后,姐弟俩在新城念书,回家要过桥,走很长的夜路,那时候最羡慕住在新城的同学。女儿从上海赶回来送弟弟最后一程,哭过了,闹过了,最后安静下来,父女俩在茶馆里静默,听门外的江风。老黄那一刻决定买房。但很多事是来不及的。四年后,女儿嫁到了北方,带丈夫回老家,接老黄参加婚礼。临走前,他带着女儿去上坟。妻子和儿子是邻居,墓碑上,也都刻着他们两人的名字。女儿烧纸,跪拜,忍不住落泪,又渐渐变成嚎啕。老黄参观了女儿北方的家,在城里,刚交付两年的新楼盘,有电梯,精装修。她终于拥有了这样的房子,但老黄心里难受。回老家以后,老黄醉了几场酒,还是决定给女儿买房。老黄讲,人慢慢都走了,有天他也会走,可走得再远,总要有家可回,他能做的不多。

姚老师问,回来过几次?老黄说,五次。姚老师说,十年了吧。老黄说,嗯,十年了。姚老师叹息,问,叫过你去吗?老黄说,毕竟是人家的地方。讲到这里,老黄又笑,说,我也喝一杯。姚老师安慰他,身体要紧。老黄说,没事,没事。便倒上,碰杯,大家都沉默。县城的夜实在太静了,连沉默都显得刺耳。

日子总归还要过下去。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故事。但就是在那样的沉默里,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疼痛。那种使人感到活着的疼痛。它是我的老朋友,我和它对抗多年,逃避它,也热爱它,像是受虐狂,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说,似乎有些矫情。但站在折多河边,看着寂静的雪山,再想起这些时,我有些明白了——人其实是追逐疼痛的,因为生活太漫长。那股浩大的力量,将一切趋于平静,代价是生命力的衰颓,而疼痛就是生命力,和爱一样。它们往往是相生的,失去了疼痛,也就失去了爱。可生活太漫长。

整个春天徘徊着的焦虑,好像也有了一点答案:我步入一种安定的生活,同时也失去更多,不是自由,而是比自由更重要的东西,轻盈的生命力,可我偏偏能够感受到这种失去——时间将我的灵魂囚禁,又将我推向前方。于是生活渐渐变得生硬,没有呼吸,没有痛苦,也没有爱。沉浸在工作里,也不过是在逃避不安和惶恐,和守着茶馆的老黄、去喝茶的老人,没有任何区别。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我们害怕老去,害怕遗忘。

可是,日子总归还要过下去。

我也有些明白了,茶馆里那张合影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但我没法想象,空空荡荡的茶馆里,老黄坐在长椅上,望着那张合照时,会想些什么。

离开康定前往德格的路上,翻着相册和网盘,才发现我原来没有几张合照。我是个不怎么喜欢拍照的人。确切说,是个不太喜欢拍自己的人。因为我不喜欢自己,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和外貌无关,仅仅因为,我不是一个健康的人。我对健康的定义是,不惧怕真实,诚实地面对自我,勇敢地面对生活。这并不容易。我察觉到自己身上某种消极的磁场,温吞,叛逆,挣扎,沉默,在快乐的合照里,显得十分扎眼。所以我逃避。

但快乐的时刻总是有的。总有一些人兴高采烈地、不由分说地将你拉进人群。天空越来越近,氧气越来越稀薄。我还是在网盘里发现了几张合照,保存于2021年冬天,但此后再没打开过。那是个特殊的年份。我已经忘记当时为什么要存下这些照片,想来大概是在瞬息万变的环境和生活里忽然看到了什么,害怕它们像自己一样被遗忘吧。

有张球队的合影,带着几分命运的意味出现。那是我中学时代的最后一次篮球赛。我们淘汰掉种子队伍,晋级半决赛前,意气风发地在球场拍照留念。那也是春夏之交。那个春天,我们几个被老师放弃的学生得到了自由,终日游荡在县城里,上网,打球,累到筋疲力尽,躺在篮筐下大口喘气,听风吹动树叶,直视明晃晃的太阳。照片里,作为首发控卫和身高最矮的队员,我站在最前面。左边的分卫是个三分好手,右边的小前锋肌肉像石头一样硬,两个中锋站在我们身后,模仿乔丹单手抓球,腼腆地笑。照片的角落,还有一个男孩探出的半张脸,笑得很夸张。他是下一场比赛的对手,也是拉着我合影的人。

记忆里,没有任何人有半张脸那样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做过很多荒唐事,例如买瓶二十块的汽油浇在江边的石头上,点燃,看风吹动火焰;打完球坐在路边,分着喝矿泉水,望着街对面的医院大门,猜进出的病患和家属的故事;喝多酒,蹲在筒子楼下抽烟,看着路人或鄙夷或同情或冷漠的眼神,我也绝望地问过他,我们这辈子是不是就这么完了?他丝毫不在意,说,烂就烂啊,至少不虚伪。他的确很真诚,很热烈,所有人都喜欢他。最后那场比赛开始前,他和我约好,无论输赢,好好发挥,打完去吃烤肉。说这句话时,他眼里的轻松和向往,那种年轻的力量,几乎要溢出来……少年时代的尾声,日子慌慌张张,但时间总是走得很慢,我有好多时间和情感用来观察世界,一切人事,都有一层鲜艳的滤镜。

离开县城的那条公路,先经过汽车站,再经过火车站,最后经过收费站。我们倒在半决赛,那以后我很少再碰篮球。高中毕业后,分位进了部队,小前锋没等到毕业,被家人送出门打工,那两个中锋,一个去城里做了销售,另一个在县城继承了家里的小超市。我们都在起点或某一个站点停下,进入了新的人生。只有半张脸没有。载着他的出租车,驶出县城,经过汽车站、火车站和收费站,停在嘉陵江边的山脚下,那里有座石头做的房子,和一块小小的碑。比赛后第三天,他摔倒在上学路上。我们没能去吃烤肉。他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没请灵车,亲自拉着他走过了最后一段回家的路。

我常常想起他,或者说,生活总在提醒我他的存在。在成都,我看见咬着牙背水泥的少年;在西行路上,我看见骑着自行车放声歌唱的青年;在广州,我看见穿着西装在墙上写诗的中年;在云南时,我还见过骑着巡航车的老年……我总是看见他的影子,如果他还在,他也许能够成为任何一种人。而他们都在提醒我,不要忘记,不要忘记。可日子总归还要过下去。每年春天,我都会去看他的空间留言册,起初每个月都有新的留言,“高考啦”,“恋爱啦”,“大学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呢”。后来更新频率变成了几个月、半年、一年,“我拿了第一个奖”,“又毕业了,时间真的好快啊”,“没想到吧,我当警察了”,“我结婚了,你还好吗”。我后来看过他,墓碑仍然很新,但四周荒凉,他的父亲和母亲再要了一个孩子,卖掉房子,离开了家乡。我便没再去看过。后来我给他写过很多寄不出去的信。在外这些年,很多时候,他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成了一种象征。那种疼痛和青春无关。离开县城的路不再只有那一条,我们沿着这些路争先恐后地逃离故土,变成一个又一个漂泊在大地上的游魂,而一部分年轻的自己,和他一起留在了那个回不去的地方。

还有一张遗失的合照,是我和母亲。记忆里,是大连的冬天,我们出去玩,裹成两个粽子,乖乖地站在树下。我还很小,她还很年轻。

那年冬天,我们没能回老家过年,除夕那天和同乡去了公园,借来的相机,拍照的是父亲。那个冬天很冷,海面都结了冰。吃过年夜饭,母亲突发奇想,想去看看海。于是我们立刻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兴致勃勃地出发。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海岸边万家灯火,海面深邃,目光的尽头,渤海和夜空连接处,晕成一团迷雾,似乎一切力量都在尽头消散,只留下透彻的虚无。细碎的雪花落下,暗里的海洋无风无浪,我深深地呼吸,在冷冽里一步步走向海水。海面上结了一层薄冰,用手轻轻一触,就听到了冰的碎裂和海水的苏醒。我裹紧了脖子上的围巾,起身回望,他们都坐在海边的石头上。远方传来炸响,我转头看过去,是岸边的烟花,整片海洋好像都被照亮了。无数的烟花相继从海洋和城市中升起。我无故地想起风镇,我的家乡,远方的家乡。父亲突然飞奔过来,从背后偷袭,将我横抱在身前,大笑起来。

记忆的自由让我无法判断去公园拍照和看海是不是同一天,但那一定是同一个冬天,因为后来的事我记得很清楚。他们分开是两年后的事,那张合照的遗失是四年后的事。患病的爷爷在床上放了电烤炉,不小心起了火,整个屋子烧光了,其中有一些钱,一些信,和许多老照片。我给母亲打电话,说好多照片都没了。母亲问我,人没事吧?我说,没事。爷爷要过电话,对已经离开这个家庭的母亲说,对不起,对不起。这个画面在我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记。后来我梦见过照片里那个年轻的母亲,可她的神色有些忧郁。她和另一个年轻的父亲,坐在同一趟北上的列车里,望着窗外的大地,久久沉默。他们费尽心力,给生活织一面巨大的网,寻找一种安定。但那时他们不知道,万事万物都活在不断的变化和动荡之中,他们追逐的其实是年轻的幻觉。

十几年过去了,我也一样。也许每个人都一样。

抵达德格县,一位觉姆来迎接。此前在成都,我们已经见过。她是汉人,故乡离海很近,二十岁那年,她向西旅行,途径色达时被眼前的色彩和修行的生活方式震撼,便留在藏地,先皈依,再出家,迄今已十年。在成都时,我对着一只木刻的藏羚羊拍照,引起她的注意,问我昵称里的羚羊是不是藏羚羊,我们便聊了起来。我讲了儿时反复做过的梦,一只奔跑在雪山上的藏羚羊。她很开心,希望我来藏地后,能带我转一转。

走在德格印经院里,无数色彩从四面八方涌来,墙的深红,纸的枯黄,玛瑙的黑,笔迹的金,布料的藏青……在一个保存经文的地方,这样的精美似乎藏着隐喻。和色彩一起涌来的,还有高原的风,带着藏香和酥油茶的气味。天空高远,像在康定的折多河边一样,逃离使我感到安宁。我向她讲了这段时间的焦虑,讲了老黄,讲了路上的合照。她静静地听,最后问我,你有没有什么害怕的?

我无法回答。

写下这些,是在离开藏地的途中。也许和你想象的不同,我没有因为去趟藏地得到答案。很多问题,我仍然无法回答。请原谅我,阿宏,我没能成为从前向往的人,我依然在逃避,我还有好多问题没搞清楚,我好害怕变老,害怕有一天凭借经验而非感受去生活。我害怕没有疼痛,也害怕没有爱。我害怕陷入幻觉,也害怕不再相信。

但我也得到了一些东西。看着那些合照的时刻,我很安宁。在生命里刻下一个坐标,我便知道了我曾拥有过什么,于是,我也就知道了,此刻我该珍惜什么。

那天夜里勘完景,我们围坐在灯光下,影子晃动,十分美好。我忽然很想拍张照,便问她,你们……是不是不能拍照?她笑我,都2024年了,记得给我开个美颜。接着,我们像之前在康定遇到的游客一样,摆好姿势,留下几张笑脸。我知道,从此以后,我会长久地记住这个夜晚。我偷偷告诉她,我很害怕失去答案。她问我,什么答案?我说,比如爱是什么,之类的。她说,爱是什么?我说,不知道。她说,我们讲因果轮回,万物都有前世今生,某一刻种下的因,会造就此时此刻的果,你眼前的一切都是因缘际会,也注定会在某天消散,你知道这个吗?

我听得头晕,说,略有耳闻。她又问我,所以轮回的本质是什么呢?我摇摇头。她说,是空,缘起性空。我说,这就是宗教的底色吗?她说,算是,是核心。我说,一种无意义的悲?她说,不是的,当你能够真正去理解这种空,就不会这样想了。我说,那该是什么感觉?她说,是一种满足……你会去爱。我说,我慧根不够,我只能感觉到悲。她只是微笑。

她说,知道弘一法师吗?我说,李叔同。她说,对,我以前读过一段他的故事。我沉默。她开始讲给我听。

李叔同出家后,妻子悲痛欲绝,怀抱他们的幼子,从上海赶到灵隐寺,想尽力挽留。两人相识十一年,在人类历史最轰烈的时代中,经历了无数次聚散离合,陪伴彼此度过了人生中最年轻最灿烂的时光。但李叔同心意已决,不准妻子进入寺庙,于是他们各乘一叶小舟,漂在西湖上,遥遥相望。那个大时代的主旋律是战乱和变革,土地、国家、政党、制度、科学、艺术,一切都在剧变,没人知道世界会去向何处,也没人知道自己会走向何处。李叔同和妻子曾狂热地参与过变革,但那天清晨,这两个渺小的人类告别了一切,在西湖的蒙蒙水雾里沉默地凝视对方,完成了此生最后一次对话:

叔同。

请叫我弘一。

弘一法师,爱是什么?

爱,就是慈悲。

她目光清澈,看着我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1823.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擦擦电脑屏幕

下一篇:故人来

“合影,留念” 的相关文章

不可言说之妙

不可言说之妙

作者/李倩微信群里在流传一个帖子,有人罗列了一些“无法翻译的外语单词”:德语waldeinsamkeit——森林里孤身一人的感觉意大利语caulacino——冰凉的玻璃杯在桌上留下的痕迹因纽特语iktsuarpok——一种不停向外张望看有没有人来的期待感日语 木漏れ日——从树叶的缝隙中漏下的阳光西班...

大圣

大圣

作者/六平原来我不是那条街上最善良的人,而是最自不量力的人。2016年,我从广西某二本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梦想成为一名编剧,写出了不起的电影剧本。由于上学时我的短片剧本入围过上海某电影公司举办的短片剧本征文大赛,因此结识了该公司的副总,副总姓李,三十五岁,很欣赏我的故事,平时乐呵呵地像个小老...

九千岁的故事

文/囧叔九千岁的故事,这些年我讲过很多次了,越讲越像真的,连我自己都快信了。最近这一次,这个故事讲得颇有挑战,因为听故事的人跟我一样,是一个职业编剧。你在职业编剧面前不能瞎编故事,因为他们每一秒钟都在瞎编。这个编剧是我的搭档,当时我俩正在喝酒,搭档聚在一起,还能干什么好事了?酒酣耳热之际,自然而然地...

春天的猪的故事

作者/潘海天2018年5月12日,四川什邡红白镇一村民从10年前的地震废墟中又发现了一头幼母猪。此时,距离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3653天,这头猪被命名为“猪太强”,但是无法引起任何媒体的兴趣。自从那场被称为世纪之痛的大地震之后,就有形形色色的猪被人从地下挖出,它们一头头瘦骨嶙峋,趴在地上发出有气无力的...

静默在家的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静默在家的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作者/one·一个第1天气氛是从下午收到短信时开始变奇怪的,短信提示音响起的时候,我正在公园里看风筝。那条短信的内容简称“三个务必”:“未在家中人员务必在今晚六点前返回家中”“务必加入所在社区居民群”“务必做核酸”。回家的路上,我打开买菜软件,不知道什么时候新增了囤货清单一栏,条目是绿色的,但条目下...

《纽约时报》特惠中

作者/斯蒂芬·金 (任战 译)电话铃响的时候,她刚洗完澡。虽然家里来了很多亲戚——她能听到他们在楼下的说话声,她似乎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有这么多亲戚,而他们也似乎永远不会离开——但没有任何人接电话。连留言机也没有按照詹姆斯设置的那样,在响铃五次之后应答。安妮用浴巾裹住身体,走到床头柜边,湿哒哒的头发不...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