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成年人到底有没有权利说辛苦?

二向箔2024-03-20 10:39:40文章·手记94

成年人到底有没有权利说辛苦?.jpg


龙年是我的本命年。

虽然穿红袜子辟邪,但还是诸多不顺。去年年底时,父亲因帮舅舅搬家,被货车上掉下来的衣柜砸中。这一砸,脑袋坏了,小腿骨裂了。这是硬伤,并不是致命危险。做脑CT,发现垂体瘤压迫视觉神经,不做手术可能永远失去视力。于是,紧接着做了个微创手术——效果很好,可谁料半个月后,父亲鼻子大出血。大约是某条血管破裂,只好又送去医院。与此同时,我就职的公司,也给我下达通知,不予转正。坏事总是接踵而至,这是墨菲定律告诉我们的人间真理。离开公司当晚,回到家,看着三岁多的女儿,我一晚未眠,实在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房贷、学费、医药费……处处是开支。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其压力可想而知。

成年人有没有权利说辛苦?当然是有的,人生在世,若不是大富大贵之家,谁不是负重前行呢?生活中遇到糟心事,喝个解闷酒,或泡个解乏温泉,在所难免,亦理所应当。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因为辛苦,便沉溺于解闷酒,乃至于放弃自我,不管不顾,最后呈现出破罐子破摔的局面。

我有位写作上的朋友,稍微遇到不顺心的事——失恋、失业、原生家庭等问题——便呈现出糜烂的态度。整日喝酒买醉,醉后狂打电话给朋友,试图在朋友里觅到安慰。这样的行为,一次两次倒也罢了,次数多了,朋友们皆厌烦,纷纷拉黑了他。有一段时间,我甚至都想拉黑他。他给人打电话的时候,并不会在乎时间与场合。他只管倾诉自己的内向辛苦,却不知道那时候朋友们也要应付各种“辛苦”——工作上的、家庭上的。这位朋友的“辛苦”生活过了好些年,文学的梦想亦逐渐远去。文学上虽盛行“失败美学”,但伟大的作家们并不是生活在失败的环境中。日后我这位朋友找到工作,生活状态逐渐回到正轨,身体也渐渐地发胖,不再是瘦骨嶙峋的模样。

说完“辛苦”后,要立刻行动起来。行动比喊“辛苦”更有作用。失眠那晚,我脑海中想过许多事。最后,唯一确定的事,是要马上行动起来,连一刻悲伤的时间都没有。不管你承不承认,成年人的社会非常残酷。第二天,我开始盘手中的项目与选题,看看可以跟哪些出版社、出版人合作。以及,我向业内的人士打探消息,哪里需要人手?离开公司的第二天,我带着项目去了前公司,跟前东家探索合作的可能。我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因为家里的小朋友和老人,需要我的支撑。若是我沉溺于“辛苦”,那他们将怎么办呢?老人已经辛苦一辈子了,小孩则懵懂无知,总不能让他们来承担责任吧?

是的,责任。我是有过一段自私的时光,那时我刚大学毕业,迫切想要成为一名作家。于是,毕业后,并未去工作,而是窝在校园外的出租屋里写起了小说。以每日三千字的速度写着小说,幻想着一夜爆得大名。文学的收益(尤其是我写的不是网络文学)低得可怜,因此那段日子,我经常饿着肚子。一个人的生活,虽潦倒,但不至于“辛苦”。因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更惶恐的焦虑还是在我内心深处生长了。我总不能叫父母给生活费吧,我总不能一直花着女朋友的钱吧?幸好,这样自由而穷苦的日子,我只过了半年。

往后,我工作、结婚、生娃,像所有人一样过着普通生活。其中有辛苦,但更多是平静。肩膀的责任,亦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了起来。生活似乎剥夺了我说“辛苦”的权利,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我深知,有些辛苦只能自己默默在心里说,我的“辛苦”,其实也不过是普通人生活中的常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1691.html

分享给朋友:

“成年人到底有没有权利说辛苦?” 的相关文章

大圣

大圣

作者/六平原来我不是那条街上最善良的人,而是最自不量力的人。2016年,我从广西某二本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梦想成为一名编剧,写出了不起的电影剧本。由于上学时我的短片剧本入围过上海某电影公司举办的短片剧本征文大赛,因此结识了该公司的副总,副总姓李,三十五岁,很欣赏我的故事,平时乐呵呵地像个小老...

医生和诗人

文/扬卡洛夫看着书柜里装满的医学书籍,我问我爸:你从小就想当医生吗?父亲放下手中的电视遥控,思考了一会,目光变得游离,跟我说:我的理想是当个诗人。我故作镇定,回了一声哦,然后放下其中的一本外科书,一个人跑到房间里笑了整整一个下午。现在回想起来,那年我十岁,就懂得嘲讽文艺了,因为我无法想象眼前这个糙汉...

无国界躲雨联盟

作者/荞麦刚起最初一点点不祥的风时,经验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某些小摊贩已经开始收摊了。我跟波说:“好像要下雨啊!”清迈的夜市上,人挤人,两边卖的东西除了水果跟零食外,其它跟内地的夜市差别也不是很大,都是些只有欧美人才懂得欣赏的小工艺品,可以肯定其中大部分还是“中国制造”。中间则是“卖艺乞讨专区”,隔...

没有乡音的人

作者/叶三这个夏天离别多。那天我在城南一个小烤肉馆里送别最后一个离开北京的朋友。烤肉的盘子很烫,我在盘子旁边缓缓地抽着烟,汽水冰凉,但喝不下去,我一边抽烟一边打嗝,还出着汗,那个下午厚热的空气把离别拉长了。我后来渐渐没有话说。我看着他,臆测着他即将陷入的泥沼一样的生活,仿佛看见我们心甘情愿地臣服在岁...

余虹在伟大祖国飞来飞去

作者/于一爽余虹还坐在饭桌上,已经深夜了,坐在饭桌上都无可救药。她看见x小姐在和前男友聊天,还有x小姐的朋友们,当然这也包括余虹,还有余虹的朋友们,余虹的朋友们也就是x小姐的朋友们,凑在一起喝,吃到这会儿互相就认识了。认识也就认识了,大家喝酒,已经三四个钟头了,余虹还没有醉意,当然,并不是每次喝酒都...

爱情

作者/张怡微我没有想到,我会在“山水堂”遇到小茂。那个地方被置换成江西菜馆前,是我们少年时期的乐园。如今的公园已经彻底转化成中年人跳舞的场所,算是上海奇景。全世界的公园、动物园,唯有中国是从早晨7点就开门,迎接各路阿姨爷叔们跳舞。无论他们的观众是自己,还是孔雀、河马、大象。小情侣们不再逗留公园了。我...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