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种地情结,为什么这么重?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我有一次回到我们村上的安居点。村民们从山顶搬到山脚,失去了大片土地,于是他们在公路的两侧用泡沫箱子和废旧的大铁锅里面装满从山上背下来的土,零星种上大蒜、白菜、小葱、韭菜之类。这些菜自然无法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还是要依赖于买菜。即便是这样,他们仍然热衷于在坛坛罐罐中种点菜。一来打发时间,二来心里比较踏实。
我们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大国,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现在的城里人往上数几代基本都有过种地的经历,粮食与蔬菜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把土地认同为一种物质和精神的母体。即便我们远走他乡,心中对故土的思念却越来越重。我们骨子里的浪漫情怀离不开种地的情结,从土生土长到入土为安的缘由无不在此。
我和朋友到一个草原牧场,这里牛羊肉非常出名,让人意外的是可大家吃得最多的却是洋芋和蔬菜,原因很简单,它们是我们亲手从土里刨出来的。这样的劳动已经生疏,僵硬的肢体渗出汗水来,我们却开怀大笑得像个孩子。我们知道,这样的劳动体验已经离开我们太久了。
上个月路过湖州,太湖实施全面封湖禁渔。和太湖相连的一片乡下水域打造为湿地公园,沿河两岸的居民已经搬离,只留下拆迁后的废墟。但房屋周边的菜地却长势正旺,规规整整,一看就是有人精心打理。当地的向导说这些老人们一有空就会重返菜地,出城的公交线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挖菜路”。
我想这种情结是刻在骨血之中的,原来无论是游牧地区还是江南水域,大家对种地的情感都极为浓厚,并慢慢积淀为一种共同的文化心理。
当我们离开乡村的时候,想到的最多的还是乡村。这种情结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但与我们长久以来与土地的相处离不开。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为人处世的最初经验都来自土地,从女娲造人传说到晴耕雨读的传承,从神农尝百草到二十四节气的确立,农耕DNA基因的源头就是种地,人们在种地中逐步认识了自然,理解盛衰,破解了天地间的奥秘。而这种基因在我们一辈又一辈人的言传身教下逐渐化为一种无形的气韵却烙印在骨血中被我们世袭。
土地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我们的先辈在劳作中一天一天变老。他们身上的朴实,善良,勤劳,纯洁来自泥土,土地宽厚而平等地回应着万物的劳动。
我曾经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够卸下繁重的负担,有一个院子,有一块小地,养几条狗,在乡下享受黑夜和星辰。看花开花落,重新拾起农具,在土地中耕读山河,那将是多么幸福。田园之梦或许是我们面对这个日渐复杂世界的最后精神寄托,这最后的净土让种地似乎成了唯一的路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