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同环境,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人设”?
在学生时代,我喜欢扮演“小丑”角色,我常在荷包里塞满各式各样的脑筋急转弯和冷笑话,以便在冷场时拿出来,博众人一笑。
事实上,我并不是一个多么有幽默细胞的人,相反,一个人独处时,我很严肃,从来不笑。后来,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报道,文章里写着好莱坞喜剧大师金凯瑞常年受抑郁症的困扰。在那一刻,我仿佛是照着镜子,窥到了那个郁郁寡欢的自己,原来我喜欢逗人笑并非出自天性,仅仅是因为我想“被人喜欢”。
做谐星是安全的,容易有路人缘,但喜剧演员私下并非大银幕上那么活泼开朗。这时起,我才明白,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无意中扮演着不同的人。
在老板面前,我是那个点头哈腰,看起来做事认真的老好人职员,但褪下上班时的服装,我就是去livehouse里看演出的地下青年。小红书上经常有这样的反转照片可看,譬如上班时是规规矩矩的老师、护士、科研人员,下了班,换上自己的衣服,则恢复了自己内心的人格面。
在自然界,小动物们会为了自我保护而变换皮肤的颜色,或进行其他的伪装。人类也是一样,只是我们面对的外部环境,从山川草原变成了布满了各式各样人际关系的都市森林。
我们表现出不同的“人设”,一方面是为了自保,一方面也是为了融入社会。
作为一个有十多年打工经验的社畜,我就曾在上班的时候表演过以下三种人格。第一个“人格”叫“爱上班”,其具体表现就是下了班也不走,坐在工位上摸鱼,看别的同事动身走了,自己才敢偷偷摸摸地清包走人。在这样的公司里,气氛是压抑的,因为老板最爱从你的日常表现判断你工作是否认真,而扮演一个“不急着下班”的人会给老板一种错觉,你是爱岗敬业的。
我在公司的“第二个人格”叫“八卦小李”,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能第一时间搜集到新闻热点或者文娱八卦,然后复述给同事听。倒不是我真的很爱讲八卦,只是讨论这些事情,安全无害,跟自己没啥关系。如果讨论别的,同事很容易会把话题引入私人领域,我可不想被人窥探到我真正的个人隐私。
在公司里,我还有一个人格叫“大方的人”,具体表现在时常会带零食或者别的好吃的,分给不同的人。虽说都是小恩小惠,但时间长了,就会给人留下一个你人还不错的印象。
在公司里“演戏”是为了升职加薪,还有和同事弄好关系,以免他们背后说坏话伤人;在家庭里“演戏”则是为了让父母安心,以免横生枝节;在同学面前“演戏”则多半是为了有个好的口碑,让自己在学校里过得轻松一些……
为了表演,我们藏起了真实的自我,这似乎违背了“做自己”的新时代年轻人宣言,可人在社会中,如墨水滴入池子,黑白早已界限不分。很多时候,真正的“做自己”带来的不是他人的敬佩,而是反感。
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染,东亚社会里的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低调、谦逊,而特立独行则常被视为招摇,所以说,掩藏真实人格或许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在某个层面,它可以保护我们。
当然,面具戴久了,人就会变得疲惫。在夜里卸下伪装时,我们也会扪心自问,真的必须这么做吗?如果将真实的自我完全袒露在他人面前,我们就没有活路了吗?
在社会化程度高的行业,譬如法律、医疗、金融等领域中,人设很重要,它代表着专业度。而在那种更自由的领域,譬如广告、娱乐或者咖啡店里,“做自己”则显得更加简单一些。
“是否应该搞人设”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每个人面对的境况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常讲一个概念叫“work life balance”,其背后的深刻原因也是在于,上班时很难让人卸下防备,只有下班时人才能找到自我。
更年轻的时候,我比较厌恶“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这类词汇,但这些年来,我觉得适当地“演演戏”也不是什么坏事。有时候,真实的自己是锋利的或脆弱的,完全袒露在这个充斥着危险的丛林社会中,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危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