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之年:「松弛感」怎么就成为了奢侈品?
忘记了“松弛感”这个词是何时流行起来的,只是感觉有一阵,铺天盖地都是这个词汇。说拍照,不能扭捏做作,要假装没有看镜头,呈现轻松氛围;说做事,不要太在乎结果,要云淡风轻,享受过程……
“松弛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太难,尤其是我们东亚人,刻苦早已是代代传承的基因,每一天都要上着发条过日子,生怕自己不够努力,落于人后。
几年前,写过一篇小说,小说里,有个少年,背部装满了发条,不堪重负,他常去河的对岸给奶奶送饭。有一天,他跟奶奶说起了他的苦恼,奶奶说,没事的,那只是“发条怪”在作祟,接着,奶奶打开了少年的背部,帮少年抽出来几根发条,又装了更多的发条进去。
以前,我是不相信人可以松弛的,也不相信“人可以不上班”,但失业一年之后,我发现一切都是画地为牢,是自己给自己设了一个坎。
“松弛感”成为现代社会的奢侈品,其实不外乎两个原因:
受集体无意识控制,对放松有负罪感
小时候最常听到父母的话就是“玩,玩,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就不能学一下别人,多努力一些?”这类话听多了以后,我们天然就把放松和努力给对立了起来,我们会觉得放松是可耻的,而学习和上进,不停地push自己才是对的。
缺乏安全感,觉得“松弛”是家境好的人才配拥有的东西
最近一年还有一句话特别流行,叫“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这句话本身的意义很好,指的是人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可以趁年轻多去探索,活出自己。但细想下来,那些没有背景,没有父母扶持的年轻人哪来试错机会呢?
所以很多家境普通的年轻人会说,能够“先享受人生”的,是那些父母给铺好了路的孩子,我们这还一穷二白呢,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
几年以前,其实我也对“我无法松弛下来”这件事深信不疑,感觉自己没有资格去放松,每天都很焦虑。焦虑的事情一大堆,什么公司会不会裁员,三十五岁会不会没有求职机会,还有自己赚不到钱了怎么办等等。后来果然等到了裁员,等到了残酷的“社会审判”,可我最终还是活下来了。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人生之中,并没有什么事是必须要做的。即使出现了最坏结果,只要身体健康,家人平安,就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松弛感”不来自外界施予的一切,它来自你自己。
另外,“松弛感”不是姿态,而是心态。
这一年来,我爱上了散步,感觉透不过气的时候,就会去大自然里走一走。树木和阳光的恩泽,小鸟尾翼的颜色,湖水呈现出的温柔模样,其实全部都是免费的。不是说非要出门旅行,或者去咖啡馆坐一天才能获得“松弛感”。
“松弛”不是奢侈品,它取决于你怎么和外部世界相处。
在没有办法赚到更多钱的时候,我就选择少花钱和向内求。阅读、散步、去公园,参加免费的活动,其实都是一种让自己身心愉悦的方式。
要能认清焦虑的本质,可能是完美主义作祟。
焦虑不安的时候,我对自己评价很低,有个声音时常在脑海里徘徊——“我要完了,我肯定要完蛋了。”但其实这只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
与其困在焦虑之中,不如行动起来,这个行动指的不是去做那些看起来特别值得做的事情。有时候发呆也是一种权利,发呆和放空不应该被苛责。没有什么时间是会被浪费的,只要你认真感受到了生命的流淌。
我们不需要去假装松弛,我们需要从内而外感受到放松,这不仅仅是为了展现更好的自我,更是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劳逸结合的事情。所以,感觉透不过气的时候,就出门散散步吧,也许在这种没有目的的小型“探索”之中,你会发现生命的本质和一些更美好的东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