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小孩,你也有「娱乐羞耻」吗?
周末眨眼间又过去了,睡了一天,什么“正事儿”都没干,一股强烈的“羞耻”感涌上心头,懊悔自己的这一天又被“浪费”了。不知道你们会有这种强烈的“娱乐羞耻”感吗?似乎只有时间花在学习,提升自己和创造价值,这些所谓的“正事儿”上,才是正确的,不然时间就是浪费了,纯粹地取悦自己、爱自己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情。
那么,东亚家庭的孩子为什么有这种“娱乐羞耻”感呢?
1.人,是环境的产物,而在东亚文化圈里,“勤”被视为一种美德
东亚四国,中日韩朝,都处在儒家文化圈,自古以来,儒家就把“勤”视作为一种道德标准,这种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人,甚至能“吃苦”也演化成了一种美德。
在家里,相信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孩子,多少都听到过长辈夸赞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尤其是在农村,如果谁家娶到了一个勤劳的儿媳妇,这家婆婆的骄傲能弥漫整个村子。而这个勤快的儿媳妇,也会成为整个村子里妈妈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女儿一旦一件事情没做好,就要被唠叨说:你看那谁家的谁,多勤快,你再看看你自己,谁敢要你,谁家婆婆能受得了你这样懒的媳妇。
在学校里,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的典范,总是会受到各科老师的喜爱与表扬。课本里那些刻苦学习的典范更是数不胜数,匡衡凿壁借光,孙敬头悬梁锥刺骨,祖逖闻鸡起舞等等。
走入社会以后,我的第一份工作的领导就跟我说过一句话,她说:“没有人会讨厌勤快的人”。
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长大,即使儒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式微,但“勤”这个字已经被刻到了基因里,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懒惰可耻。
2.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强调集体责任与贡献精神,人并不是为自己而活
在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下,个人往往会被忽略,我们也好像都没有学会如何爱自己。从小就被灌输要以为集体贡献为荣,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几乎都来自我们能够为集体提供的价值;而爱自己,为自己而活,几乎会被等同于自私。
我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在城市打拼多年,也就只是能够勉强立足。我也曾经憧憬过,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但是生活的真相往往是很残酷的。我的努力只能维持在让自己稍微好过些,但根本帮不上家人的水平。所以我现在的状态是非常矛盾的,既卷不赢又躺不平。一方面我忍不住不去浪费时间,在工作之余去追剧或游玩,去享受生活,一边又忍不住地觉得自己自私和为这些娱乐感到羞耻。
3.看清了文化的真相,却打不破文化对自身的禁锢
消极自由是指不受外部限制或阻碍的自由,是不让别人妨碍我的自由;积极自由则是做自己的主人,我的生活和我做的决定取决于我自己。在我们现如今生活的时代,赋予了我们很多的自由。我们看到了上一辈人的局限,也看清了文化的真相,明白了幸福的标准可以有很多种,优秀和成功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但是很多人享受的只是“消极的自由”,摆脱不了周围人的价值观对自己的限制。很少有人有勇气不在乎周围人的评价,勇于去追求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去充分地享受积极自由。
我们就像是被关在了一个没有上锁的牢笼里,拼命的诉说着痛苦,控诉着被困住了。明明没有锁的牢门近在眼前,但却始终没有去打开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