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为什么有人害怕表扬?

二向箔2023-09-28 09:38:06文章·手记194

为什么有人害怕表扬?.jpg

学生时代,每个人都认识那么几个学霸:每次都哭喊着“这次考砸了”,结果每次都名列前茅。前几年英国高考结束,还有位网红学霸在视频里哭诉生物考砸了,“我有四题没有答啊!整整四题啊!”

说不定,你自己就是这样的“学霸”?

1.“别夸我,我受不起”

知乎大V「动机在杭州」提到过一个概念,叫“浙大病”,但其他的名校学生和许多有着高成就的人都会有同样的困扰。他在浙江大学为学生们做心理咨询,发现很多人明明很优秀,也能得到他人的欣赏,却总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光环。每当听到别人的夸奖,他们总会想:

“夸我的人只是不了解我。如果他们认识了真正的我,就会发现我真的很多地方都比不上别人。”

这群人共同的困惑,就是“我没有别人想的那么好”,这样的心态叫做冒充者综合征,它不是一种精神疾病,却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困扰。

就像那种常见的选择题,“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不同的一个”,“冒充者”们常常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不同的选项,只是偶然被放在这里,随时会被人挑出来。他们总感觉配不上自己的学历、职位或荣誉,总是生怕哪里出了差错,暴露出“真面目”,失去所有的光环和他人的接纳。

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这群人常常会表现出一些完美主义的倾向:要么格外努力,过度准备,企图把事情做到“最好”;要么因为极度的焦虑而不停拖延,甚至推掉任务。

2.越成功,越焦虑

心理学家 Pauline Clance(冒充者综合征的发现者之一)总结了一个“冒充者循环”,表现了这群人的典型思维方式:

面对与个人成就相关的任务(例如竞赛、升学考试、面试),“冒充者”们感到焦虑;

由于焦虑,他们进行过度准备,有些人会先拖延,然后疯狂地准备;

任务完成后,他们先是感到放松和成就感,但这些感觉会很快消失;

即使得到了正面评价,冒充者仍然会否认自己的实力,认为别人高估了自己;

事先过度准备的人会将成功归功于努力,而一开始拖延的人会将成功归功于运气;

这些信念强化了冒充者循环,在面对新的同类任务时,他们再次感到非常焦虑。

对于“冒充者”而言,成功不仅无法带来快乐,还会加重他们的焦虑。就算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他们也会想:“靠努力才能追上别人,说明我本来就很笨。”所以,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们仍然对自己没有信心,仍然会付出十二分的努力。

3.“过度谦虚”并不能使人进步

冒充者综合征与完美主义之间有很强的关联。“冒充者”们无法忍受自己不是那个“最好的”,也难以忍受自己的表现中不完美的地方,往往放大自己的不足。

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成功者形象,他们会回避那些可能暴露自己短板的任务,这就错失了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例如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具有冒充者综合征倾向的人,更不愿意承担超出自己职位范围之外的工作。

4.学会安心接受表扬吧

认识冒充者综合征是摆脱它的第一步。当你感觉自己侥幸取得了成功,或者受到了过高的表扬,并因此感到不安的时候,请提醒自己:这是一种不理性的思维,它只会带来焦虑,快停下来。

接下来,你需要逐渐克服完美主义。比如,你可以鼓起勇气,把未完成的作品拿给信任的人看看,咨询他们的意见,你担心的“暴风骤雨般的批评和嘲笑”多半不会发生。

你还可以尝试通过教授他人来获得信心。通过担任助教、指导新人或者提供培训、咨询服务,你会发现,和后辈们相比,自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完全能胜任今天的位置。

最后,你还可以多和信任的人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不仅能得到一些情感支持,也许还会发现,原来 ta 也有相似的感受。实际上,冒充者综合征心态是许多人共有的秘密,只是谁也不愿意先说,就像一场“谁先眨眼就输了”的荒谬游戏。

成功总是被放在聚光灯下的,而那些“不完美”的时刻只有自己知道。那些被一遍遍重写的文章,无数次涂改的图纸,邮箱里一封封的拒信,“本可以做得更好”的瞬间,都只有自己知道。或许这才是冒充者综合征如此普遍的原因。

成功都是侥幸,失败才是常态。这听起来好像很丧,但是当你尝试的次数多了,总能考出几次高分,做出一些好作品,赢下几场比赛,你值得安心享受这一切成就。最重要的是,许多人也经历过同样的失败和自我怀疑,也和你一样战战兢兢地接受着夸奖。

所以啊,不必担心被人看破“伪装”,其实你和他们一样。

你的脆弱和你的力量,都和他们一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1395.html

“为什么有人害怕表扬?” 的相关文章

碎片

作者/韩寒 我买了两个手机,装了两个号码,生怕错过一个电话,结果错过了更多电话。我下载了微博,使用着微信,苹果的电脑里依然留了一块地方给微软,结果少了老友相逢时的微笑。我装了卫星电视,甚至买了卫星电话,还住在卫星新城,结果发现自己很久没有抬头看那些繁星。要知道我小时候光看着星空就能呆坐两个小时,而现...

风波

作者/易小星东方红小学,四年级(一)班教室。班长王微坐在自己的课桌前,正在认真阅读着一份少先队报。今天是星期天,可是王微仍然坚持学习着队组织的精神,领会着队领导的指示,还时不时在小本子上做着笔记。像这样放弃休息时间来自习,王微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深入的学习带来的是卓越的口才和敏锐的思维,在校演讲...

医生和诗人

文/扬卡洛夫看着书柜里装满的医学书籍,我问我爸:你从小就想当医生吗?父亲放下手中的电视遥控,思考了一会,目光变得游离,跟我说:我的理想是当个诗人。我故作镇定,回了一声哦,然后放下其中的一本外科书,一个人跑到房间里笑了整整一个下午。现在回想起来,那年我十岁,就懂得嘲讽文艺了,因为我无法想象眼前这个糙汉...

小孩的世界里没有小事

作者/王悦微编者注:这是一名小学老师的教学日志、教学随笔以及她的学生的一篇作文。*教学日志9月12日中午被几个二年级的学生请去做法官,到教室一看,两个男生倒在地上,一个揪着另一个的耳朵,另一个抱着对方的腿,气得面红耳赤。我花了半小时来审案子,原来教室里飞进了一只小虫,一个关窗去夹,想夹死它;另一个认...

撒谎判重罪

作者/陈伟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当年震撼全球的“拉链门”案尘埃落定已有14个寒暑春秋。据美国媒体报导,回首往事,绝大多数美国民众仍然认为,克林顿是一位精于治国之道和勤于政事的出色总统;在“拉链门”案中,他只是犯了点儿“生活作风”错误,属于道德品质问题,与法律压根儿就不沾边儿,结果却被折腾得灰头土脸,狼...

混蛋和孩子

作者/关军混蛋挂断电话,匆忙往外走去。混蛋贴着墙根,低着头下楼梯,希望没人撞见他,至少看不到他的神色。混蛋穿过喧闹的马路,走向对面的电话亭。电话亭也是一个报摊,混蛋参与编辑的报纸,常摆在显眼位置。男主人是一个离职的警员,电话亭得以开在派出所大门的一侧,通常那是传达室的位置。混蛋忐忑地走向它,像是走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