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手记 > 正文内容

水波兴处

二向箔2023-08-14 09:39:25文章·手记140

水波兴处.jpg

作者/宥予

这个年代,籍籍无名的普通人还能出书吗?宥予给我们讲述了他与读书写作结缘的故事。无论在哪个时代,不睬“风口”去坚守一隅的行为,都是做着有用功的西西弗斯。


当我最终确信,再也无法回避写作这件事后,第一处容我踏出的脚落下的地方,就是ONE这个平台。那是2020年1月,我已去过不少地方,做过不少工作,终于开始每天去图书馆写东西。现在回想,那篇小说字数偏多,情绪稍显泛滥,叙事也松散,有赖编辑梅不谈先生多次给出修改建议,小说最终得以留用。我至今仍然记得当时得到的鼓舞。

再往前看,我之所以决定要开始写作,可能最初的缘分,来自初中的一个暑假,那时我的妈妈已经死去好些年了。大雨下了好些天,浊水漫过院子和周围的树林,鸟声和蝉鸣声全不见了,房子漂浮在水面上。我没有别的事可做,在堂屋的木头长椅上看《战争与和平》。风刮断了哪里的电线,所有灯泡都不亮了,劣质纸上的字密密麻麻,有一些外文没有翻译(或许是法语),也缺少注释,昏暗中有些愁眼睛。旁的人不知哪里去了,连天大雨退缩为浅淡的背景,置身于书中的时间里,直到父亲从雨中出现,站在门口的廊下唤醒我:“别看了,这么黑,毁眼睛。”

原来天快要黑了,电还没来。

书中文字我不记得几个了。但,雨声,寂寥,浊水,黄昏,它们与文字一起,开辟出一个迥异于周边世界的空间,我总能一遍遍回去,坐在里面,听见平原的水,看黄昏从天空飘落。

如今书不知哪里去了。那是一本盗版书,我用省下的生活费买的,大概不到两块钱。当时我住校,每周回家一次。我们那里,农民们普遍拮据,初一时每隔一月左右,我驮一袋小麦到学校旁边的面粉厂,然后拿票据找学校会计换成饭票。升入初二后,小麦价格有所增长,父亲算了算账,觉得直接花钱买饭更划算,于是算算每顿的花费,每周给我十块钱。只是计算中忽略了我年岁增长,胃口突然变得出奇大,所以导致我每顿饭都吃不饱。在农村,挣钱之艰难,我深有体会,并不觉得挨饿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且实在忍得难受,偶尔还能去镇上大姑妈家食顿饱饭。直到现在,每次能见到亲爱的大姑妈,我的快乐里都夹带有几分吃饱饭的愉悦。我已想不起,从我走进书店,在李凉、全庸、古龙今等人的包围下,发现缩在一角的托尔斯泰们之后,到底怎样攒出了买书的几块钱。每每思之,实在庆幸。

当时我们镇上没有正版书可买,这么说不是为自己开罪,因为即使有正版我也买不起。这一点我始终惭愧。我记得封面是蓝色,上面有欧洲贵族人物画,后来我查过,可能是盗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乔振绪先生那一版。和这本书一起买的,还有一本封皮相似的书,已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本,我一度以为是《死屋手记》,不过梳理记忆,发现《死屋手记》是在好几年后读的。

 在《战争与和平》之前,我还在上小学时,不可能有买书的奢望,所有能看到字的纸,我都会摊平来读。上初中的姐姐曾在周末带过几本书回来,有《呼啸山庄》《简·爱》,以及大小仲马的作品。它们在记忆中,早已只剩下名字,但我相信它们和其他书一样,化作那片平原上的土壤。

后来有机会读更多书,但我已经不太能读书了。阅读不过托尔斯泰、鲁迅、卡夫卡、王小波、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缪、博尔赫斯等等,外加几本日本小说,总体来说,我读书是很少的。直到这些年,陆续又稍多读了些。

在基础的土壤之上,这片平原里,对我构成清晰影响,指导我看待个体视角的,有艾丽丝·门罗,约翰·契弗、雷蒙德·卡佛、保罗·奥斯特,乔伊斯、约翰·麦加恩、威廉·特雷弗,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看契弗写的人,有种人可以突破那些困境的错觉,然后你撞了一下,发现不能,因为没有一个屏障在那里,那是伴生的另一面,不存在一个没有困境的好生活。

卡佛像是随手从生活上撕下来一片,好了,你不能再任由它无知无觉地滑过去,只能直视。它新鲜的毛边,痒与痛,没有一件决定性的大事(并非全部),但你避无可避,发现自己不是和生活融为一体,只是重叠而已,现在啪一声,不是被抖下来的,是不知怎么轻轻走了一步,就走下来了,再没有办法假装那种节奏。然后,此时你必须警惕,因为很容易就陷入到自怜里去。

在门罗那里,事情常常早就结束了,然后它们开始在漫长的时间里释放威力。它们对人施加影响的方式,不在于第一次直接的碰撞,但人偶尔察觉,大概会稍有疑惑,一块石头投入湖面,水波兴起,四散远逸,终于平静下来的水面,还是原来的水面吗?

 ……

阅读中的所得,落实到自己的写作上,并非易事。很长时间里,我始终怀疑,自己是否拥有百分之一的能力,去抵达前辈们抵达的地方。是不是有可能,我推开那扇门,被那些炫目的光晃了眼,以为自己也分享了些许萤火的光,其实只是被灼伤了脑子,留下永久的病变,不得不承受它的折磨?我不可避免地怀疑这个。

只是我无法控制。一遍遍用脚去感受一座城市时,我越来越清晰地察觉到,无形的触手散发出去,连接周围的建筑和植物,一小片光影,多变的气味,无处不在的声音,然后用写出那些文字的人指导我的方式,看到一个个人的脉络与深度。观察那些陌生人,从他们散发出的近乎凝滞的状态里,感受时间和周围的一切如何作用于他们的身体和精神。

但总有几分不尽兴,因为没有和脚下土地的真实连接,我能察觉到,自己只能提供一个嫁接的视角。十岁时,我的母亲去世,此后我长期处于一种不算太好的精神状态,再之后辗转各地,没有一个故乡,与土地的连接早就打断了,无非寄生四处。

有一天晚上,来自重庆的好朋友王露女士聊她的祖父,这位老人还不老的时候,出于对电影的热爱,在诸多看上去更有前途的选择中,坚定选择做一名电影放映员。退休后,城市逼近他的院子,他的果树,他的鱼塘,政府曾经给他的许诺都作废了,只能领每月56元的退休金。有一段时间,他写请愿书,到处走访旧同事收集签名,与此同时,肿瘤在他身体里一日日膨胀,家里只有他一人不知道。

朋友见过那张请愿书,一张不大的纸,下面零零落落一些红色指纹(许多同事已经去世)。死亡前,他躺在自己的床上,吩咐儿子在床边挂起他过去使用的电影幕布。他盯紧这张白色布,几个小时后咽了气。

朋友讲祖父母的家,外婆的家,形形色色的邻居,孤寡的老太太,进城的年轻人,在水泥地上重新生活的老人们。在她的话语中,我看到城市漫过周围的土地时,时间向前时,社会变动中,众多平凡人的失落与骄傲,执拗与痛苦,而这一切在无声湮没。坐在回住处的出租车上,我望着车窗外,黄埔区的街道、树木与建筑,遗憾尚无人写出《重庆人》和重庆版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但在那一刻,我更加理解了《都柏林人》与约翰麦加恩、威廉特雷弗,理解了门罗,理解了契弗的绿茵山,恍若和那些异国他乡的文学传统建立了某种血脉上的连接。我突然得到一种自由与广阔,我能感受到自己脑子里有东西在生长,逐渐连接到我的童年,我的异乡,我已成异乡的故乡。

要把自己感受的东西,释放成文字,并不顺利。2020年下半年开始写的很多东西,我再也无法满意,不过,我仍然在其中几篇,看到许多可能性。所以,有一年多的时间,我每天在图书馆反复修改几篇中短篇小说,以期找到刺中“真东西”的手感。我无法用几句话说出这种“真东西”到底是什么,我在阅读过的优秀作品里都看到了这种“真东西”,以及作者沿着何种路径,稳稳地刺中它们。

找到这种手感并不容易。每次信心十足地改完一遍后,又突然发现,它们仍然只是一堆垃圾,这种否定实在痛苦,让我觉得自己没有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必要。痛苦中我能做的,只有重新鼓起勇气,打开文档,盯紧那些正在嘲笑我的文字,尝试从中发现新的可能性。好在,一般两三天,我就能捕捉到一些新东西,对文字节奏、叙述视角、切入角度、进入故事的时间点有新的理解,收获一份天大的喜悦。这样一遍遍修改,一遍遍重复痛苦与愉悦,我对如何叙述有了一定把握,可不等高兴,又遇到更大的危机。

或许文字也漂亮,故事也完整,结构也精巧,可是骗不了自己,意识到刺空、刺偏或者擦着皮毛滑过去,笔下的文字触及的东西里,依旧许多情绪、猎奇、小机灵、毫无必要的温情和虚假的浪漫之类,挫败感时常令我心如死灰。

能做的还是只有改。最频繁的时候,几乎每周都要经历一次这样的循环。到后来,我甚至对那种痛苦,抱有期待和享受,以至于如果一个月了还未能发现自己正在写一团垃圾,会微微恐慌,担心我只能停留在当下那种水平了。就这样,进入2022年,刺中“真东西”的手感已经逐渐清晰,并且可以信任。但这并不是要立一个靶子,然后炫技般说,我来给大家表演一个百步穿杨。不是这样,这种“真东西”,不是结果,是叙述本身散发出来,然后稳稳包裹住叙事。当然,这么说很容易让人误解成,先射一箭,然后再画一个靶子。肯定不是的,相信认真的写作者可以理解,它和靶子完全无关。

然后我决定写《撞空》这部长篇小说。2022年7月末开始,写这部小说的那些日子,和过去两年一样,每天活在一种不确定性中,留意最新的疫情消息,在图书馆公众号上预约,为了心仪的座位早上提前排队,扫行程码、健康码,测温,扫预约码,戴一整天口罩。有一段时间又开始查核酸检测结果,72小时或者48小时。

但文字是确定的,写作过程出奇顺利,从第一行字落笔,花费二十多天,没有停顿地完成第一部分。我预感它将远超我预估的字数,同时觉得应该会是一部不算差的小说,于是开始尝试寻找出版的机会。知道希望渺茫,但还是自我安慰似地发了一些出版社的公共邮箱。之后也尝试找到几家小型出版品牌的邮箱,但都没有音讯。直到8月27日,我在一条微博里,看到铸刻文化的微博,点进它的关注列表,拉到最底下,因为我猜测,它应该会最先关注自家的编辑。确实,就在那里,发现了铸刻文化的编辑王家胜先生,当时心里还吐槽他的微博名字好土气。我编写了一条私信,几百字,简单说了我的目的和我大概在写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私信只发出去前面一小部分,我才知道微博里只能给陌生账号发送一条私信。之后几天没有动静,我一边继续写《撞空》的后半部分,一边考虑还能再想想什么办法。好在9月4号的傍晚,这半条私信,换来了这本小说被审读的机会。

继续写时,尽管这本书的前途还不明确,我心中却有股奇怪的笃定。第二部分写到后半程,我已经不再考虑它是不是足够好,以及它有没有出版的可能了,它已经超出我预设的范围,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区域。等到10月中旬,写到倒数几章时,收到了王家胜先生给我的好消息。

一个更令我惊喜的收获是,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一份更大的自由,它不再依赖于外界,跟我拥有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肉身居于何种境地,都不再有关系。一份无法被剥夺的自由,并且我确认,那并非自欺欺人。这自由多么令人恐惧,好在我已有了足够的力气承受这份自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为原创和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务必联系我们删除,保障您的权益,本站所有软件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使用,不可进行商业用途和违法活动,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erxbo.com/post/1232.html

分享给朋友:

“水波兴处” 的相关文章

轮渡

轮渡

作者/我说扔了吧,她舍不得。1那天我起得很早,陪母亲化妆。我已刷完牙从卫生间出来,母亲仍在用唇刷细细地勾勒唇角。我过完年三十岁了,母亲并不很老,可是她似乎一直不懂得怎么化妆。那瓶她闲置了很久的粉底液不适合她,太白,衬得她的脸色好像一堵被雨水浸泡太久起皱的石灰墙;口红是我大学时为了面试买的,现在只能拧...

捕捉你的作息,制造无数个好巧

捕捉你的作息,制造无数个好巧

作者/一开始我拒绝和你说话,遇见时你向我打的招呼,你问我吃饭了吗我都装作没听见,抬起头从你面前路过绕另一条更长的路,穿过文科班朗朗的读书声却心想着要快快地跑去都在埋头解题的理科班级必须赶在和你一同进去,你从前门进,我从后门入捕捉你的作息制造无数个,好巧沙漠遇见绿洲,黑夜遇见灯火我所期待的,大概是在一...

我的室友

我的室友

作者/有花他们口中的“优秀”的人,是一堆本子上的数字或文字,一些世俗所认定的昂贵的物品,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刚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因为收到了一份工作的邀约,我便来到了这座小镇。为了节省费用,我和两个室友住在这座遍布着老旧房子的乡镇当中。我的室友是一对已经五十多岁的夫妻,我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觉得我是一...

失踪的暗物质

作者/走走关于“讲话”的文献层出不穷,此种势头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稍有减弱。作为一位著名的讲话者,必须拥有极为准确无误的用词技巧。每一个词语总得在恰当的地方出现并恰当地重复,并因此变得重要,别具深意。——伍伍在四年前的今天失踪了。此前我一直以为,这个词是发生在陌生人身上的。比如,发生在某本小说里。对我...

不过二手人生

不过二手人生

作者/苏更生正是因为拥有力量,怀有勇气,我们才是真正的人,不是吗?最近气温骤降,走在街上寒风扑面,冻得脸失去知觉,这城市又开始了漫长的冬天,但是我却意外地醒过来了。不是每天早上从睡眠里醒过来,而是从长久的沉默、忍耐和压抑里醒过来,我走在街上,刺骨的风让我发抖,但是我醒过来了,如此振奋又清醒。让我振奋...

老栗

作者/叶三那段日子似乎总是阴着。白天阴,夜晚也阴,从浅灰渐变到浓黑。时光象开瓶喝了两口然后被忘掉的啤酒,又温又稠,没什么泡沫。我被一些无望的情绪掌握着,挣扎过一阵,之后腻了,人就变得很懒。中午醒来,假如没有工作,便在床上坐着,久久地想,有什么地方可以去。有时想到傍晚,又斜下去再睡了。我是怎样来到那个...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